為了廣告費,一向佛系的Netflix是真急了

刀客
1 評論 659 瀏覽 1 收藏 14 分鐘

曾經(jīng)的Netflix還是愛優(yōu)騰羨慕的對象,隨著訂閱收入的下降,廣告收入也成為Netflix關注的焦點。更換高管、自建廣告系統(tǒng),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廣告開始變得激進起來。

7月18日,Netflix公布了第二季度的業(yè)績報告:全球訂閱用戶數(shù)量新增810萬,低于第一季度的 930 萬。Netflix也透露明年將停止定期報告公布新增用戶的數(shù)據(jù)。

這似乎變相說明,訂閱用戶不再是業(yè)績增長的亮點。

廣告業(yè)務變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不過根據(jù)廣告市場分析機構eMarketer的預測,今年Netflix的美國廣告收入只有 9.5 億美元,這僅僅占美國視頻廣告總支出的 0.9%??紤]到Netflix是在2022年底啟動廣告業(yè)務的,所以基數(shù)很低還算有情可原。

近段時間來,一向對廣告業(yè)務非常佛系的Netflix,不斷更換廣告業(yè)務高管、卷入亞馬遜發(fā)起的價格戰(zhàn)、更改訂閱套餐、自建廣告系統(tǒng)……總之Netflix像打了雞血一樣,對廣告開始變得激進起來。

一、卷入廣告價格戰(zhàn)

在美國,流媒體服務已經(jīng)成為一個競爭慘烈的紅海市場,平臺不斷開放含廣告的會員訂閱套餐,商業(yè)流量的供給不斷增加。

在強敵環(huán)伺視頻廣告市場上,Netflix正在面對來自亞馬遜咄咄逼人的猛烈進攻。

今年的1月29日,亞馬遜旗下流媒體服務Prime Video的廣告服務正式上線,將廣告觀看設為用戶的默認選項。也就是說,所有Prime的訂閱會員都自動看到含廣告的視頻內容。

這是一個大殺招,要知道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商都保留著昂貴的無廣告訂閱套餐,這是一項重要的現(xiàn)金流。

然而在電商領域習慣了大殺四方的亞馬遜,在廣告市場直接掀了桌子,打起了CPM(千人廣告成本)的價格戰(zhàn)。

迪士尼在最初向廣告商及其代理公司推介時,希望其流媒體服務 Disney+ 的 CPM 為 50美元,Netflix在22年底進入廣告市場的時候,報價接近60美元。而亞馬遜剛進入市場,報價直接就對半腰斬,直接用大約 30 美元的 CPM,這讓大量廣告主紛紛涌向了Prime Video。

結果就是,亞馬遜第一季度的廣告收入增長了 24%,達到 118.2 億美元,其中Prime Video廣告業(yè)務的貢獻不小。

盡管亞馬遜提供每月額外支付 2.99 美元即可無廣告觀看的服務,但第三方機構eMarketer預測,80%的Prime Video用戶會選擇含廣告的訂閱套餐。因為亞馬遜為了用戶體驗,提供的廣告點位和廣告時長都比普通電視少很多。

幾乎一夜之間,亞馬遜成為了流媒體廣告市場的最大攪局者。

Netflix自然首當其沖,被迫卷入價格戰(zhàn):CPM降至約29-35 美元,遠低于它之前試圖進入廣告市場時預期的 55 至 65 美元。

這對精打細算的廣告商來說,當然是個好消息。

目前在整個市場上,只剩下Apple TV+ 還沒有接入廣告服務。不過今年 3 月,蘋果又聘請了NBCUniversal 資深廣告主管 約瑟夫·卡迪 (Joseph Cady),這再次引發(fā)了有關蘋果將推出廣告支持的服務的傳言。如果未來Apple TV+也進入廣告市場,優(yōu)質流量供給又將增加,Netflix的CPM的價格戰(zhàn)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

二、擴充廣告庫存

之前,Netflix用戶能選擇的訂閱套餐有4個:

  1. 帶有廣告的「標準版」,套餐價格為每月 6.99 美元。
  2. 每月收費 11.99 美元的「基本版basic」無廣告訂閱服務。
  3. 無廣告「標準版」套餐價格為 15.49 美元。
  4. 無廣告+超高清的優(yōu)質版 Premium,價格為 22.99 美元。

為了擴大廣告庫存,當務之急就是要擴大含廣告套餐的付費用戶,為此Netflix做了三個關鍵動作:

1、淘汰basic版無廣告套餐

在今年7月份,Netflix逐步取消最便宜的11.99美元無廣告套餐。不難看出,Netflix刻意增加了無廣告和含廣告套餐的價格差進一步拉大,要么用戶每個月多花3.5美元,選擇標準版套餐,要么選擇帶有廣告的6.99美元套餐。

2、打擊密碼共享

為了擴大可做廣告商業(yè)化的流量池,擴充廣告庫存,Netflix通過打擊用戶的密碼共享行為:一個賬戶只能在一個家庭成員中使用。在美國,付費用戶可以在自己家庭以外添加一名成員,但需每個月需要額外支付至少 7.99 美元

這顯然進一步抬高了無廣告用戶的觀看成本,用戶為了省錢自然還是要選擇價格更便宜的6.99含廣告套餐。

3、捆綁銷售策略

美國的流媒體平臺在訂閱服務的銷售上,平臺之間的捆綁銷售策略非常盛行。

但是Netflix還是非常謹慎,它的考量是首先要確保捆綁銷售不會削減其現(xiàn)有的訂閱用戶群。而且捆綁服務的意義在于用更低的價格兜售給用戶,這無疑會降低Netflix的利潤率。

訂閱研究公司 Antenna在6月的一份報告,與其他流媒體平臺相比,Netflix 的長期訂閱用戶占比明顯高于新訂閱用戶或之前退訂過的用戶,如果Netflix開放綁定銷售,會讓大量訂閱用戶轉向價格便宜的捆綁套餐。

為了廣告費,一向佛系的Netflix是真急了

不過為了擴大廣告套餐的訂閱,Netflix也做出了讓步。比如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 就推出了一種捆綁服務,它結合了廣告支持版本的Netflix和華納兄弟探索頻道的Max會員,每月10美元。

經(jīng)以上的努力,今年二季度,Netflix的含廣告的訂閱套餐用戶量環(huán)比增長了 34%,且越來越多的新注冊用戶更青睞含廣告會員套餐:2023 年第三季度支持廣告套餐用戶占比為 30%,今年Q2就已經(jīng)有45%的比例了。

三、自建廣告系統(tǒng)

前面提到,Netflix的廣告業(yè)務的基數(shù)太低了,還尚未從營收的層面真正證明自己。

CFO諾伊曼稱要到2026年廣告才會成為收入的“重要貢獻者”,這令投資者感到失望。

確實,Netflix在廣告業(yè)務上的行軍速度實在是太慢、太龜速了。

當Prime 和 Disney+ 都已經(jīng)通過程序化渠道去銷售廣告庫存的時候,Netflix 遲遲沒有動作,預計在今年 8 月份才接入程序化購買渠道。

緩慢的業(yè)務進度與高管團隊頻繁變動有關。

在執(zhí)掌Netflix剛剛起步的廣告業(yè)務還不到兩年,2023年全球廣告總裁Jeremi Gorman 在入職一年后離職,廣告銷售副總裁Peter Naylor將于近期離職。

該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第二次調整了廣告業(yè)務管理團隊。

反映出Netflix對廣告業(yè)務沒有一個成熟的認知。Gorman曾經(jīng)是亞馬遜廣告業(yè)務的早期員工,后來任snap的首席商務官;Naylor曾經(jīng)在NBCUniversal、Snap 和 Hulu 擔任過高級廣告銷售職務,兩人看上去履歷完美,但他們的優(yōu)勢是在廣告行業(yè)有廣泛的人脈,擅長大客戶銷售。

但Netflix頻繁擴充廣告庫存、為了使在效果廣告上有所作為,效果營銷不依賴客情關系,重要是廣告產品和技術帶來的營銷效率的提升,這個是Naylor和Gorman不擅長的。

高管團隊的頻繁變動,也體現(xiàn)了Netflix在廣告業(yè)務上,心態(tài)上的焦慮和戰(zhàn)略上的搖擺。

比如Netflix與微軟的合作就一直處于分分合合的關系。

5月的時候,Netflix宣布要結束和微軟的合作,自建廣告技術平臺,這個平臺將與The Trade Desk、Google Display & Video 360和Magnite合作,提供程序化廣告解決方案。

脫離微軟并建立自己的平臺好處有很多,內部平臺可以為廣告主提供更好的數(shù)據(jù)和效果,增強的廣告衡量和驗證功能,可以提高廣告活動的有效性,從而進一步增強 Netflix 對廣告主的吸引力。

當行業(yè)滿心期待Netflix能為流媒體廣告技術發(fā)展的時候,就在今年7月,Netflix又宣稱與微軟擴大合作關系,以管理平臺上的聯(lián)網(wǎng)電視 (CTV) 廣告。

顯然,Netflix有自建廣告技術棧的野心,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這種合作關系可能會降低 Netflix 廣告業(yè)務的利潤,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其快速進入需求旺盛的 CTV 市場。

Netflix的持續(xù)搖擺,使其廣告業(yè)務方向并不明晰,進展極為緩慢,自建的廣告平臺要在 2025 年底才能在全球推出。要知道,亞馬遜剛半年的時間,prime的廣告業(yè)務已經(jīng)高歌猛進了,誰能保證一年半之后,流媒體的天沒有變呢?

四、廣告時代回歸了?

流媒體平臺最初就是廣告模式,后來發(fā)展到Netflix的時候,訂閱模式一直處于上風。

不過現(xiàn)在風向有了一些變化,訂閱模式也遇到了困境。隨著越來越多的流媒體服務涌現(xiàn),用戶需要為多個平臺支付訂閱費用,這不僅導致訂閱的疲勞,而且很多用戶因高昂的總費用而選擇退訂。據(jù)德勤的報告,有44%的用戶在過去6個月內取消了訂閱服務。

現(xiàn)如今,連訂閱模式的老大哥Netflix都要大張旗鼓地賺廣告費了,這無疑昭示著:流媒體平臺從訂閱開始向廣告模式有一定程度的回歸。

反觀國內在線視頻平臺,廣告業(yè)務不斷被擠壓。愛奇藝的廣告營收多年來持續(xù)下滑:2019年廣告收入為83億元人民幣,貢獻了28.6%的營收;到2023年廣告收入降到了62億元,貢獻度已經(jīng)下滑到19.4%了,終究沒能買進廣告收入的百億俱樂部。

不過這與不同的市場環(huán)境有關。做付費視頻會員,國內只有愛優(yōu)騰芒,頂多再加上B站,市場競爭并不激烈,大家做會員市場都能有飯吃;而在廣告市場,要面臨抖音、視頻號、快手等強勢廣告平臺的競爭。

而美國,有10幾家主流的流媒體平臺,競爭卷出天際,所以平臺不僅要做付費會員,還要卷廣告收入。

我也發(fā)現(xiàn),國內在線視頻正在撥亂反正。我在《劇集市場的廣告費回來了》一文中提到,部分的品牌廣告主開始從短視頻平臺,回歸到在線視頻,尤其是劇集招商接連破行業(yè)紀錄。而且,很多在線視頻平臺都在積極布局程序化廣告產品,拓展效果廣告的增長空間,并且取得了還不錯的成績。

這些都是在線視頻廣告市場的積極信號,或許不久的將來,愛優(yōu)騰還將重現(xiàn)廣告主扎堆的場景。

作者:刀客,公眾號:刀客doc

本文由 @刀客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有一個疑問就是其他流媒體平臺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有哪些可能的策略?

    來自廣東 回復
专题
16465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私域模式已完成从探索到落地的转换,许多企业也纷纷落局。而基于私域衍生出的SCRM工具,也成为私域运营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CRM工具的搭建以及相关业务运用场景。
专题
12361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商业保理,即保付代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商业保理的讲解。
专题
50296人已学习25篇文章
在产品初期,有什么方法能获取及维护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呢?
专题
1805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体验地图展示的是用户在体验一款产品和服务时的情感流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建立用户体验地图。
专题
1261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用户运营中,拉新往往要比做好用户留存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让用户在某个过程中流失掉,应当如何规避与注意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流失预警。
专题
1248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Sora产品的爆火,给了我们不少的震撼,感叹AI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进步实在是太快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Sora的解读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