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實體老板必看的獲客案例,太牛了

0 評論 3676 瀏覽 0 收藏 5 分鐘

在實體行業(yè)競爭激烈的今天,獲客就像是一場“生死戰(zhàn)”。很多老板還在用傳統(tǒng)廣告砸錢,效果卻差強人意。但今天這篇文章,就像是一本“實體獲客秘籍”,直接給你展示了一個足療店如何通過一場裂變活動,一個月引流2000多人,成交900張會員卡的“神操作”!這背后究竟藏著哪些營銷“大招”?快來看看,說不定能幫你找到自己的“獲客金礦”!

今天拆解一個足療店通過裂變活動一個月引流2000多人、成交900張會員卡的案例。

什么是裂變?

裂變就是讓顧客幫你拉顧客,形成“病毒式傳播”。比如,這家足療店通過一場裂變活動,短短一個月就出了900張會員卡,最終實現(xiàn)了業(yè)績翻倍!

傳統(tǒng)足療店的三大難題:

一次性消費:顧客來了就走,根本不會復購。

競爭激烈:足療店越來越多,顧客選擇太多。

獲客成本高:傳統(tǒng)廣告效果差,成本卻越來越高。

如何設計一場“爆單”裂變活動?

1. 設計引流誘餌:讓顧客無法拒絕

很多老板做活動,引流產(chǎn)品設計得毫無吸引力。

首先,他們做了一張引流特權卡,只要有這張卡就可以享受價值 108 元的套餐。

公式:高價值+低門檻+社交屬性=自動傳播

108元套餐卡:足療+拔罐+頭療+采耳(成本控制在35元)

隱藏鉤子:掃碼激活送”體質檢測”(鎖定二次到店)

社交貨幣:卡面印”送給最累的自己”(激發(fā)情感轉發(fā))

低價高價值:比如,這家足療店設計了“108元足療+拔罐+頭療+挖耳”的套餐,顧客覺得超值。

強相關性:引流產(chǎn)品要與你的主營業(yè)務相關,比如足療店的套餐,顧客用了覺得好,自然會升級正價產(chǎn)品。

卡片還可以設計成”福袋”樣式,強調”拆盲盒體驗”,并且激活后推送”冬季養(yǎng)生攻略”(植入店鋪項目)

2. 制作抽獎卡:讓顧客幫你推廣

異業(yè)合作:比如,這家足療店找到周邊流量大的商鋪,進行異業(yè)合作,發(fā)放抽獎卡。比如與火鍋店合作,消費即送抽獎卡(100%中獎)

設計激勵機制:比如,“掃碼抽獎100%中獎,獎品是108元套餐”,讓顧客愿意參與。

并且要讓商家主動跟客戶說可以抽獎,為什么商家愿意跟我們合作,因為我們可以幫他提高成交率、客戶滿意度、客單價,比如今天消費滿多少或者只要今天消費就可以抽獎,并且是100%中獎的。

數(shù)據(jù)追蹤:使用工具,實時追蹤數(shù)據(jù),確保合作效果。

雙重抽獎刺激:

第一次抽獎:在火鍋店抽”足療特權卡”

第二次抽獎:到店再抽”體質調理套餐”(鎖定消費)

3.鎖客充值主張”虧本設計”背后的暴利邏輯

充值卡設計:讓顧客覺得”占便宜”

699元VIP卡:? 含800元無門檻消費(分4次發(fā)放)? 2000元抵扣金額(每次消費抵10%)? 介紹1人充值返現(xiàn)100元(病毒裂變)

VIP卡拆解:

顧客首次充值699,平均到店消費4次(客單價200元)

4次消費后獲得800元,實際已消費800元

2000元抵扣需消費2萬元(鎖定長期價值)

4.后端盈利產(chǎn)品”暗藏玄機”

核心策略:用”免費”引流,用”會員價”賺錢

基礎項目低價:足療98元會員價(成本價)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老陳的深度思考】,微信公眾號:【老陳的深度思考】,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787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等级体系是产品的底层基础之一,也是用户成长激励体系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用户等级体系。
专题
1680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搞懂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并推进业务系统财务模块的建设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财务系统的设计指南。
专题
1265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跟进和把控产品的整体流程以外,也要对产品后续的销售策略进行规划;销售策略的规划可以让产品经理对于用户的场景以及体验等更加熟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的销售策略。
专题
48711人已学习16篇文章
看看别人家的PM是怎么做产品测试的。
专题
17857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促销的规则多样,对提高客单价和客单量有很大帮助。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促销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1575人已学习11篇文章
随着互联互通的发展,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未来数字设计也在发生着变化。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数字未来设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