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大航海,終歸是價值/成本比的爭奪

0 評論 2000 瀏覽 2 收藏 8 分鐘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我們想聊的其實不僅是一個概念,更是一種方法一種思路。本文所說的“產品”指代行業(yè)產出,而沒有用具體的產品或服務。大道至簡,用戶購買的本質就是值得。

市場分兩種,一種是競爭市場,一種是壟斷市場。

競爭市場就是企業(yè)間存在競爭關系,用戶可自行篩選,就看誰提供的價值更值得自己買單。每個人的心里都會算一筆賬,去衡量價值和成本,是不是劃得來。價值和成本之間差值越大,自然就越有吸引力。

壟斷市場就另當別論,沒有所謂值不值得,因為你沒得選擇。

而壟斷市場主要有切長期和切短期,長期的話你看這個行業(yè)哪家或哪幾家公司獨大就知道了,或者說看這些行業(yè)的頭部企業(yè)被《反壟斷法》罰款也可以了解一些。

切短期基本可以理解成做一次性生意,或者說做頻次極低的生意,比如機場、高鐵站的很多商家。他們做的不是復購率,而是基于龐大客流量的大痛點和小選擇(甚至無選擇)。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沖動消費。某個瞬間感性壓倒理性,買了之后最終還是覺得自己“沖動了”。

從企業(yè)長期的維度,這屬于小概率事件,或者說不可持續(xù)事件(對于大多數行業(yè)而言),一來是生意貢獻的整體比例小,二是會導致極高的退貨率(對于大多數商品而言),最終也會造成反噬。

產品解決性價比的問題,品牌整體解決 [價值/成本比]的邏輯。

一、性價比是比較優(yōu)勢

性價比是思考產品策略的根,也是品牌策略的源頭。

如果說性價比是基于產品性能的說法,那么價值成本比就是總體價值的維度。如果說投資選擇價值投資,那么消費也將是價值消費。

首先我們來說性價比,它不是單純的低價,也不是因為性能不足而給自己找的借口(雖然不少企業(yè)都采取這樣的方式)。

它是一組參數,一個比值,是性能與價格之比,也可以理解為性能與價格的差值,數值越大說明吸引力越強。

正如雷軍所說,性價比不是討論絕對價格,更不是低價。性價比講究的是比較優(yōu)勢,就是同等價格性能最好,同等性能價格最低。

小米的爆品邏輯,就是沿用這樣一套性價比的思路,把傳統(tǒng)的行業(yè)重新來一遍。經典的比如小米電視,2022年在全球智能電視大盤出貨量下滑5.6%的背景下,小米電視出貨量達到1240萬臺,同比增長0.6%,出貨量保持全球前五。

甚至在插座行業(yè),基于重新設計,還影響了插座巨頭公牛的產品戰(zhàn)略,而小米的定價也是定在中高端。

也正如段永平所說:我同意蘋果產品是高性價比的。高性價比的東西不等于便宜,該知道的人最后都會知道的(2014-08-28)。每個人都是會看性價比的,但每個人對價格的敏感度不同。還有就是每個人對錢的看法不一樣。(2013-02-27)。

用戶不會因為你單純低價而購買,大家不會用低價買一堆沒用的東西。商業(yè)的核心本質是基于價值的交換,用戶想要的是價值,然后需要用價格來衡量。

二、價值成本比是長期優(yōu)勢

之所以提價值成本比這個概念,主要是為了找到用戶購買產品的驅動力,在這個基礎上,去找到真正打動他們的點。

這里的價值是一個更為系統(tǒng)的概念,主要分為產品功能價值和品牌情緒價值。這里的情緒價值,包括設計上的顏值吸引力、對內心理滿足,對外社交貨幣,甚至還有流通的貨幣價值(比如茅臺就是自帶金融屬性的硬通貨)。

而這里的成本也更為全面,在貨幣成本的基礎上,增加了時間和精力成本。商業(yè)的本質是基于效率,而當前消費文化也受到效率的影響。當我們從這個角度去看的時候,就會明白瑞幸9塊9不僅是錢的問題,還有時間問題(等的時間短、走過去距離短)和精力問題(門店覆蓋密度大,走過去也不用花多少精力)。

那為啥買瑞幸經常是門店自提的場景呢,因為外賣價格更高,并且還要6塊錢的配送費。

從一分錢一分貨的思維方式,到一分貨半分錢的思考邏輯。

其實我們說的不是繞口令,而是想說思考邏輯的細微差別,會影響我們的具體方向和行為動作。

一分錢一分貨是從價格的角度出發(fā),基本就是導向便宜沒好貨和貴有貴的道理兩種結論。

而一分貨半分錢是聚焦從產品出發(fā),在企業(yè)層找到產品的核心價值,然后給到用戶一個振奮人心的價格。

一分貨半分錢只是一個形容概念,并非就是具體的數字所指,核心在于找到差值,這個差值就是你和競品的勢差。

用戶不一定會因為好服務付款,但極有可能因為壞服務拒絕買單。

服務也是價值的一種,代表著背后的意義,到底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還是讓人瞠目結舌的驚嚇。前者是關懷,后者是冒犯。

在冒犯面前以及可選背景之下,用戶將毫不猶豫用腳投票。

拋開需求講價值,就是耍流氓。

價值是有邊界的,因為每個群體理解的價值是有差異的。以及不同群體間在經濟實力和對錢看法的差異,都會影響他們的判斷。

拋開劑量談毒性,拋開需求講價值,都是耍流氓行為。

三、總結

概念是途徑,是幫助我們去理解和歸納,但概念不是最終目的。

長期而言,商業(yè)領域始終遵循著這樣的規(guī)律,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專欄作家

藏鋒,公眾號:策略人藏鋒,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曾任職于甲、乙方策略中心,過往于服務商涉及社會化/數字化營銷、品牌年度代理、電商運營&營銷、品牌戰(zhàn)略咨詢,于品牌方涉及品牌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268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用户运营中,拉新往往要比做好用户留存所花费的成本要高,但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会让用户在某个过程中流失掉,应当如何规避与注意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流失预警。
专题
12973人已学习11篇文章
在工作中我们会跟客户/boss/用户等人对接需求,并把需求交付给设计师/开发等人,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对接和交付需求。
专题
1811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电商平台为了促销或者扩大知名度,经常会设计或大或小的活动,用户完成任务即可获得奖励,以此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增加销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电商平台营销活动设计。
专题
1843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AI产品经理的核心目的是通过AI技术创造和优化产品服务,丰富技术知识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AI技术。
专题
1447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互联网IT技术与产业的结合,衍生出了许多生命力强大的平台经济,货运领域就是如此衍生而来的。本专题的文章帮助大家了解货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