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一場推動人類進步的“造神革命”

致遠
7 評論 10480 瀏覽 24 收藏 9 分鐘
🔗 产品经理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需求转化为产品,并协调资源推动产品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說起區(qū)塊鏈,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它的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帶來的“去中心化”特性。 “去中心化”這個詞也很好理解,簡單說就是“有個領頭的,現在去掉了”。

很多人都說,區(qū)塊鏈是下一代互聯網或者說是改變整個互聯網的一次變革。

那么,區(qū)塊鏈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單純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區(qū)塊鏈其實并不復雜,它是一種分布式的數據存儲技術,再利用點對點傳輸、加密等其他技術形成的一套計算機應用模式,僅此而已。

在18世紀,當第一臺蒸汽機被發(fā)明的時候,也只是一門簡單的把蒸汽能量轉化成機械能量的技術,也不過如此,然而后來它卻改變了整個世界。

從某些角度來說,區(qū)塊鏈真的是偉大的,而它的偉大不僅限于它的技術,更在于它的模式、它的生態(tài)、它的思維。雖然目前的區(qū)塊鏈行業(yè)實在不敢茍同,其實區(qū)塊鏈并不等同于幣圈,而我們現在聽到最多的就是發(fā)幣、炒幣、ICO、空投之類的事,雖然也有不少的好項目,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一些投機分子渾水摸魚,把這個行業(yè)搞的烏煙瘴氣。

目前的區(qū)塊鏈猶如一個在襁褓中的嬰兒一樣,路還很漫長,但是偉大的東西,終究是會閃耀出光芒的。

說起區(qū)塊鏈,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它的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帶來的“去中心化”特性。 “去中心化”這個詞也很好理解,簡單說就是“有個領頭的,現在去掉了”。

難道,就這么一個“去中心化”就真的有那么傳神么?就能成為很多人的信仰么?“中心化”就一定不如“去中心化”么?“去中心化”到底有什么真正的奧秘呢?它的背后邏輯又是什么呢?

我們先來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

小東、小南、小西、小北四個小伙伴,相伴一起出去旅游。大家覺得既然統(tǒng)一行動的話,錢放在一起會比較方便一點。于是大家都把錢放在小東身上,由小東進行統(tǒng)一管理和記賬。不久,問題出現了。

問題一:大家覺得小東做事情丟三落四沒有條理,記賬也記的不是很清楚,把錢放在他那邊有點不放心。但礙于情面,如果換個人管的話呢又不大好;如果各管各的呢,每次吃飯買門票之類的,都要各自去付,效率太低。

問題二:大家準備吃飯的時候產生了意見分歧,小東和小南想吃火鍋,小西和小北想吃日料,雙方各執(zhí)一詞,不愿意妥協(xié)。兩方一直僵持的話,始終達不成統(tǒng)一,飯也吃不成了;當然因為錢在小東這里,如果小東強行去吃火鍋的話,吃是可以吃,但小西和小北心里面覺的不公平,受了委屈。

碰到以上的問題確實比較棘手,不管是小東統(tǒng)一管(中心化)還是大家各自管(去中心化),似乎都有一些問題。這就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矛盾,兩者本質上并沒有優(yōu)劣之分,也可以說是集權和民主的矛盾。

而說到底,就是“效率”和“公平”之間的矛盾?!靶省焙汀肮健保@兩個如此典型的褒義詞,人類生活了幾千年,卻始終無法讓這兩者并存。

要發(fā)展了 → 中心化了 → 效率高了→ 發(fā)展快了 → 安逸了 → 有階層了 → 不公平了 → 去中心化了 → 公平了 → 效率低了 → 發(fā)展慢了 → 有危機了 → 要發(fā)展了。

這兩樣東西就像陰和陽一樣,永遠不可能最大化共存。自古以來,任何一個組織機構,無論大小,也永遠都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間進行著調和。中心化→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的不斷輪回。

這就好象一家公司一樣,如果公司在初創(chuàng)期,那么為了讓公司發(fā)展起來,那么“效率”一定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集權,需要“中心化”。

而公司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除了效率之外,維系穩(wěn)定才是比較重要的,而穩(wěn)定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公平”,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依靠公司的制度來進行管理,這個時候也慢慢趨向于“去中心化”了。

所以說,三流的公司靠能人,二流的公司靠制度。

當然這只是趨向于“去中心化”,其實,在一個公司里,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由人執(zhí)行的,而且它是在階層形成之后再制定的,要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因為這是人性。而讓這個中心能夠做到絕對的公平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也是人性。

那么難道真的沒有辦法讓“效率”和“公平”這兩樣東西能最大化并存么?

唯一的辦法,除非,這個“中心”,不是人。

這里說的不是人也可以理解為不受人的控制,可是,有什么東西,不用休息,也永遠不會滅亡,能夠在其領域里做到統(tǒng)一所有人的目標,規(guī)范所有的標準?

有,這就是文化。

一個民族的文化也好,一個宗教的文化也好,一家公司的文化也好,都是可以傳承的。它給予了人們信仰,指引了人們方向,規(guī)范了人們行為。文化,是最接近“去中心化”的瑰寶。

所以接上面的,三流的公司靠能人,二流的公司靠制度,一流的公司靠文化。

可是,文化形成的時間太長,而且只能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不能強制的去執(zhí)行。那么又有什么東西,不用休息,也永遠不會滅亡,能夠在其領域里做到統(tǒng)一所有人的目標,規(guī)范所有的標準,而且可以追溯所有人的行為,判斷所有人的貢獻,永遠及時反饋,永遠賞罰公正,永遠公開透明?

幾千年來,因為一直沒有能夠找到這個東西,所以人們創(chuàng)造了“神”。人們把所有的這些美好的事物全部寄托在了“神”的身上。

而現在,我們擁有了區(qū)塊鏈。

區(qū)塊鏈是個偉大的東西,它是人類真正跨出公平與效率并存的第一步。同時滿足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偉大變革。

當然,這不是僅僅靠區(qū)塊鏈技術能夠做到的,這是依靠建立在區(qū)塊鏈技術上的一套完美機制能夠做到的。我們或許要花很長很長的時間,甚至可能要花幾代人的努力,最終在各個領域建立起一套套完美的機制,創(chuàng)造一個一個的“神”,而這,將會是一場推動人類進步的“造神革命”。

#專欄作家#

致遠,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互聯網運營策略,曾為多家大型企業(yè)提供過整案服務,現某創(chuàng)業(yè)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OO,同時擔任多家企業(yè)的運營顧問。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阿里在有了文化以后大方光彩。

    回復
  2. 區(qū)塊鏈本身是一項技術,但是資本卻發(fā)現并利用這個技術快速包裝以及裂變成圈錢的利器!非常喜歡致遠老師您的專欄!會一直關注!

    來自廣東 回復
  3. 接下來會回到人性和文化的矛盾

    來自浙江 回復
  4. 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好像有那么點道理。

    來自浙江 回復
  5. 支持作者! ?

    來自廣東 回復
  6. 區(qū)塊鏈推動技術革命的關鍵應該不僅僅只是去中心化,更大的意義在于可以通過共識來降低信用成本,可以通過token來重塑組織協(xié)同關系,還可以結合物聯網實現資產的確權以及數字化等等

    來自日本 回復
    1. 感謝回復,非常同意,因為我這個寫的是連載,所以是準備一個點一個點來說的 :)

      來自上海 回復
专题
1251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互联网医疗是医疗行业与互联网的综合应用,其以互联网及相关技术为载体和支撑,开展线下传统或线上衍生的医疗健康服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互联网医疗的分析和见解。
专题
20610人已学习15篇文章
AARRR模型是一个经典的增长漏斗模型。本专题的文章针对AARRR模型进行拆解解读。
专题
13974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抽奖作为一种活跃用户的运营手段之一,在产品运营的工作里是一项大家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抽奖类活动的设计指南。
专题
1443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作为一名运营,需要持续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不断更新迭代。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运营方法论。
专题
1518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做好竞品分析,有助于了解市场行情,精确自身产品定位,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进而制订有助于产品后续迭代发展的有效策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TO B产品如何做竞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