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與“反向需求”有關的故事

田與澤
2 評論 3822 瀏覽 10 收藏 9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產品經理與研發(fā)的開發(fā)需求來源是很難分清的事情,特別是在小規(guī)模的公司中。什么需求是產品經理要輸入給研發(fā)的?又有什么反饋內容是研發(fā)要反饋給產品經理的呢?本文作者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在中小型企業(yè)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企業(yè)越小,“五臟就越不全”?!叭钡氖抢习鍖τ诨孟氲谋磉_以及帶給部門的無效溝通。

產品經理與研發(fā)的開發(fā)需求來源一直是各公司都無法分清的一件事情。這在一些小規(guī)模的公司中是很普遍存在的一個現(xiàn)象。

那么我們就要討論兩個問題:

  1. 什么需求是要產品經理輸入給研發(fā)?
  2. 什么樣反饋內容要研發(fā)反饋給產品經理?

01 小故事

2016年我主持了一個《家用雙水平呼吸機》項目的需求輸入,簡單來說,當時全球同類競品公司的產品線,已經有50%的企業(yè)有了雙水平系列的產品,而雙水平呼吸機的上一代產品就是單水平呼吸機。產結合了全球競品調研與對公司自身產品組成的分析后,得出結論是公司一定要研發(fā)雙水平呼吸機來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

在輸入了《雙水平呼吸機》需求給研發(fā)后,經過一定時間的等待,研發(fā)的負責人私下和我說,這個雙水平呼吸研發(fā)不出來,目前存在困難(主要就是小公司資源不足的原因)。但是雙水平呼吸機PRD其實是經過公司的認可的,也同意要做的一個產品,研發(fā)的這個態(tài)度其實就讓我有點情緒:

  • 原因1,研發(fā)的職責是要想辦法如何去實現(xiàn)公司想要的產品,而不是看到資源的短缺來和產品經理抱怨;
  • 原因2,研發(fā)如果發(fā)現(xiàn)資源短缺,這時候要申請組織一個正式的”可行性“答復,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來反饋給產品經理(或者公司);

他私下和我反饋,說實話,我對他這種方式其實是無法接受的。要知道我整理這份《雙水平呼吸機》的需求,可是一份50多頁的正式PDF文件,里面有關競品組成,頭部企業(yè)產品組成,技術特點組成與同等競品組成,然后還有所需功能組成等這些內容的,是一份正式的需求輸入。我被研發(fā)部這樣私下無責任的反饋搞得很“受傷”。另外,我不清楚,是要我去和公司老板反饋你研發(fā)部門資源不足嗎? 還有,他是正式的向我反饋這個項目可行性不足嗎?不可行的原因是資源不足嗎?

于是我給他的建議回復是,請研發(fā)部相關項目組,對需求項做一對一的可行性答復,如果確實是存在資源不足,而無法實現(xiàn)的可能,可以通過“可行性答辯”的會議把這個事向公司提出申請。

后來這個事就一直沒有聲音,以至于要一個“可行性答復”的時間結點都要不來。研發(fā)呢暗地里也和我(產品經理)較勁,好像不給我任何的答復就是他最后的尊嚴一樣,或者說是研發(fā)人員的高尚 人格。他們就是要藐視一切,因為“除了他們,你們誰也不懂”。

于是這個事就在我一次次的崔促下一直拖到了過年。我最后也失去了耐心,向公司的CEO匯報了《雙水平呼吸機》的進展結果。

公司的老板聽到這個事之后很是震怒,急速的把研發(fā)負責人叫過來,對峙這個事情。

意想不到的事發(fā)生了,在研發(fā)負責人與老板訴了一番苦之后(當然包括他的資源不足的情況),老板最后答應,先做好下一個產品迭代的產品工業(yè)設計,對用戶操作界面做迭代,還是做單水平呼吸機,保留技術接口,為二代做準備。

旁白:多年以后,我分析出其實研發(fā)負責人擔心的事情,是正中老板下懷的。老板們都是資本家,他們的理想是我要有先進的功能,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他們的實際行動是——別給我增加研發(fā)的成本。

所以當時正義凜然的我和研發(fā)負責人一同從老板辦公室走來的時候,他得意地和我說,田經理,那你再給我一份 單水平呼吸機的需求。

當我聽到他的訴求時,我冷冰冰地說:給不了,我輸入的“雙水平”,其中的功能已經涵蓋單水平的功能內容,如果你要做單水平,那需求你自己寫吧。

以上答復是我本能的一種非條件反射,我當時的邏輯依據(jù)是:

  1. 今天定下來的內部是產品迭代,屬于技術迭代的內容,并不是功能應用場景的更新;
  2. 我可以把這個溝通看成一個“可行性答辯”的精簡會議,研發(fā)的回復就是不可行;
  3. 我輸入的是“雙水平”,你要輸出“單水平”,那就別找我要需求,因為我不需要“單水平”;
  4. 產品經理是對競品,市場,商業(yè)模型的綜合分析,得出的需求方向,如果你承諾了一個完全不相干的項目承諾,那對不起,不是我想要的。

02 解答

所以回復開篇的兩個問題:

1)什么需求是要產品經理輸入給研發(fā)?

綜合競品、市場、商業(yè)模型的分析,做好SOWT分析后,對于新增的產品方向的需求定義是需要產品經理輸入給研發(fā)的。

產品迭代的需求一定要與迭代后能利好商業(yè)為基礎,同功能的迭代其實只是在浪費企業(yè)的成本。

2)什么反饋內容要研發(fā)反饋給產品經理?

  • 我行!or我不行!
  • 多少需求是行的,多少需求是不行的!
  • 行的情況下,哪些是不行的,問產品經理,如何取合?
  • 不行的情況下,還需要求哪些因素,讓項目可行?

03 重點

上面的正文其實只是我的一個對自己在產品工作中產生情緒的一個自我的責任的推脫。首先我對這件事上是有了情緒的。但下面的復盤,我想對那些剛進入實體行業(yè)做產品經理的同學們說的實話:

  • 實話1:老板不可信
  • 實話2:老板比你考慮得多
  • 實話3:別總以為你能投之以桃,人家就能報之以李
  • 實話4:需求只是需求,在老板的眼里它只是一個文件,而不是產生利益的藍皮書
  • 實話5: 當產品經理陷入了一種 烏托邦 似的項目理想幻想里,其實看正看不清楚的是產品經理,與其他人沒有關。
  • 實話6: 產品經理不要太自戀……(說的是當初的我)

時光荏苒,現(xiàn)在想起當初的那個剛進入中年的少年,再遇到這樣的事,再聽到研發(fā)負責人說:田經理,需要你再補一份產品需求時,我會說好的。

然后,就把這個事忘掉,你愛做不做,和我無關了。

本文由 @田與澤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工作上的壞情緒是毀壞一個價值產出的最有效的武器。
    另外,個人理解,產品經理不僅僅是提需求,也要能促成需求實現(xiàn)。開發(fā)不僅僅要能實現(xiàn)需求,也要能促成需求實現(xiàn)。產品和開發(fā)最高光的合作點就是都要能促成需求實現(xiàn)

    來自江蘇 回復
  2. 都是工作,太多情緒,對工作不利??!和則做了,不和則不做。努力提升自己,不能因為別人而影響自己能力的提升啊……

    來自湖北 回復
专题
11488人已学习15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制定业务指标?
专题
13288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CRM的入门知识,分享了CRM是什么。
专题
1444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用户画像,是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用户偏好、生活习惯、用户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用户模型。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构建用户画像体系。
专题
12255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因此不少企业将数据作为推动一款产品的重要前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用数据去驱动决策。
专题
1192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瑞幸咖啡和茅台的这次联名合作,无疑让联名营销这类营销方式又掀起了热度。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联名营销指南。
专题
34860人已学习18篇文章
内容运营的正确姿势,你都能在这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