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廠APP告訴你:這14個技巧可以優(yōu)化“評論區(qū)”
評論區(qū)是幾乎每個APP都會具備的功能模塊,它承載了用戶粘性、內容質量和基礎UGC的重要保障。本文作者總結了優(yōu)化評論區(qū)的5個要點,14個技巧,希望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fā)。
評論區(qū),是幾乎每個APP都會具備的功能模塊,承載了用戶黏性、內容質量和基礎UGC的重要保障。
如何設計出、優(yōu)化好讓用戶滿意的評論區(qū),成了每個產品經理/設計師都會面臨的一關。
因此本次為各位總結一下這方面的優(yōu)化要點,如果你現(xiàn)正在、將來會設計或優(yōu)化評論區(qū)的需求,可以將該文章收藏起來,日后用得到。
一、要明確評論主體/來源
要點描述:
大多數(shù)國內的評論輸入,都只是在摘要字段上顯示回復對象/主體/名稱而已,點擊輸入框后就消失不見了。
只要輸入時間一長,用戶很容易忘記給誰回復來著?還得去努力回憶,甚至需要退出評論框、返回去確認一下對象后,再重新輸入,較為麻煩。
如何做好?
我們應該做好評論對象/主體的【再認設計】,讓用戶清晰感知是在對什么發(fā)表評論,盡量減少用戶需要記憶的事情和行動,如提供「可選項」來降低用戶的記憶負荷。
案例說明:
1. 明確是對“誰”評論
1)比如:置頂評論對象
在知識星球里評論/回復某個用戶時,在輸入框上可以一直看到回復對象,讓用戶明確地知道「是給誰回復」的。
避免用戶因為輸入信息的時間過長,就忘了「給誰回復評論來著」,盡可能地減少用戶【出錯和重復輸入】的漏斗,進一步促進信息輸入效率和產品易用性的提升。
案例精髓:學會思考如何前置展示潛在的用戶訴求、產品服務、競爭優(yōu)勢等。
2)比如:同步被點贊/操作主體
在飛書文檔里,當你在工作里對某個文檔內容表示認同、夸贊,進行「點贊」的同時系統(tǒng)會將你的點贊行為同步到評論區(qū)里,讓其他人看到對你的認可和表揚。
這樣就可以清晰、明顯地讓別的同事知道:自己辛苦付出的工作與思考是能有效的,從而側面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或專業(yè)素養(yǎng),促使用戶的小成就感和產品人性關懷的提升。
案例精髓:思考產品內某個場景、環(huán)節(jié)可以進行「用戶關懷」,進一步優(yōu)化用戶好感和產品印象。
2. 明確是對「哪」評論
1)比如:可錨定的位置節(jié)點
在小宇宙里收聽音頻且發(fā)表評論時,輸入框下面會帶有【標記時點】的入口。
勾選它且發(fā)布評論后,其他用戶點擊已標記的時間點,當前播放的音頻內容會直接跳轉至該時間點位置,特別方便。
用戶能清晰的知道當前評論是圍繞音頻的哪個時間點,從而快速收聽所對應的音頻內容,大大減少操作鏈路與成本,促進評論區(qū)操作效率與用戶收聽時長的提升。
案例精髓:要讓用戶清晰地感知當前的操作進度/狀態(tài)。
2)比如:可追溯的位置
新版本的QQ音樂里,可以支持發(fā)表評論時「引用某個歌詞」,選擇評論框下方會同步顯示:是引用哪句話進行評論,讓廣大用戶知道評論的是「哪個內容」,方便用戶表達交流。
給當前用戶的互動情緒、評論內容找到一個歸屬點,讓其他用戶并感知這句歌詞下一些所有用戶的當前想法、來源,促使用戶互動意愿和評論瀏覽體驗的提升。
案例精髓:當信息復雜+數(shù)量巨大時,必須給予用戶清晰的分類與狀態(tài)、位置指引。
二、學會預判用戶情緒
要點描述:自由開放的評論區(qū),自然會衍生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出現(xiàn):有搞笑、正能量的積極聲音,也有惡意、戾氣重的消極聲音。
針對不同情緒的聲音,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輸出應景、符合當前情緒的設計。
案例說明:
1. 「消極」情緒的預防
若當用戶輸入一些【臟話、罵人】等不文明詞語時,這時候需要我們思考:如何讓處理中這種不文明用語的出現(xiàn)?
案例說明:
在皮皮蝦里,是在「發(fā)送評論內容后」,用彈窗警告的方式提示用戶注意文明用語。若用戶執(zhí)意要發(fā)表不文明評論,系統(tǒng)會降將不文明字段統(tǒng)一改成【笨蛋】。
在小紅書里,是在「輸入框里實時檢測」不文明用語的出現(xiàn),而且會提供其他【轉換性詞語】讓用戶進行替換。
避免出現(xiàn)不文明用語出現(xiàn)、引起罵戰(zhàn),盡可能地規(guī)范平臺的用戶言論,維護產品風氣和用戶文明,促進產品趣味性與用戶好感度的提升。
案例精髓:有需要時,可將特殊信息轉化成另外一層含義。
2. 「積極」情緒的強化
有消極情緒,自然有陽光的積極情緒產生,如“牛掰、真棒、贊、學到了”等等,這些自然也可以強化用戶當前的情緒,渲染出更好的互動氛圍。
案例說明:
如在抖音的評論里發(fā)表一些如【學到了】的學習性詞語是,界面上會觸發(fā)【漲知識】的動畫彩蛋。
用這種情感化動效表達用戶的當下心情,有效增加評論區(qū)的討論氛圍和用戶的互動清晰,同時引導用戶發(fā)表更多善意正向的評論,促進用戶的互動意愿和產品趣味性的增加。
案例精髓:學會分析、檢測用戶當下的情緒/心理,并做出相對應的情感化設計。
三、利用“停留”引導轉化
要點描述:評論區(qū)一般都是用戶停留時間較長的地方-瀏覽各種有趣的內容。
因此若用戶長時間逗留在評論區(qū)、觀看某個評論內容時,我們都可以思考如何引導、預判用戶行為,做一些對業(yè)務/體驗有促進作用的設計/功能。
案例說明:
1. 引導關注作者
如在微博里,如果你長時間瀏覽某個內容的評論區(qū)時,系統(tǒng)會展示這個內容博主的簡介,并引導你關注這個博主。
方便用戶關注感興趣的博主,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內容。同時給博主主帶來潛在的新粉絲,進一步促使up主粉絲量和用戶粘性的提升
其他補充:同樣的如果用戶某個博主的「個人主頁」里的瀏覽時間過久,同樣也能引導用戶關注。
2. 引導發(fā)布評論
微博上還有類似的引導設計:當你在內容列表上停留大概10秒左右,會出現(xiàn)一個評論的位置,并附帶上你的頭像。
使得用戶可以少操作一步,不必點開評論就可以評論,很好地預判+減少用戶的操作路徑,增加平臺UGC規(guī)模,進一步促進用戶互動意愿和訪問時長的提升。
其他補充:這種玩法貌似最早自于Instagram,微博旗下的【綠洲】也沿用了這種設計。
3. 可引導查看新動態(tài)
在B站瀏覽視頻的評論區(qū)時,只要此時其他用戶若針對這個視頻成功發(fā)表了評論,頂部就會用小氣泡通知用戶有人剛剛發(fā)表了一個新評論,引導用戶前往查看。
同步化的信息通知有一種【此時有人也和我一樣在看這個視頻】的感知,讓用戶不再孤獨,促進用戶的訪問時長和評論互動體驗的提升。
而且這個「Ta」也用的很好,既然兼容了發(fā)表者的【男女】性別之分。若存在多個用戶同時/幾乎一起發(fā)表新評論時,用「Ta」也可以兼容【單人與多人】的數(shù)量之分。
案例精髓:若有新的用戶/產品動態(tài)產生,應考慮哪種通知方式用戶才最合適。
四、更高效的評論體驗
要點描述:
這個就不用說了,做好評論區(qū)的基礎體驗,可以有效提升用戶的瀏覽效率。
怎么做呢?比如:更加自動化的操作、更舒適的消費體驗、異常狀態(tài)下的處理 等等。
更加自動化的操作:
1. 自動化發(fā)表評論
為了引導用戶間參與互動(評論/分享等),不少產品團隊都會為大家提供「快捷評論」的功能,以提升互動意愿。
案例說明:
如在淘寶:觀看視頻的評論時,底部有各種預設好的「快捷評論」內容,點擊就會自動評論。
再如站酷上面的「夸夸生成器」:點擊即可【生成+切換】各種有意思的評論內容,方便用戶快速表達出對作者與文章的喜歡、支持。
讓用戶不用思考、不用輸入就能快速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效降低用戶對評論內容在【思考和打字】上的認知與操作負荷。
但這些「快捷評論」也有不好的一面:
過多【統(tǒng)一化、程式化】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作者的成就感體與創(chuàng)作熱情、拉低整體的評論質量,喪失評論原有的多元化和真實性。
更加自動化的操作:
2. 一鍵回到文章區(qū)
使用虎嗅app閱讀文章時,點擊底部評論圖標即可快速定位到「評論區(qū)」,再次點擊即可迅速回到之前的「閱讀進度」。
用戶不用手動滑動才能觸達評論區(qū)、文章頂部,節(jié)省用戶操作。同時通過這種小細節(jié)提升用戶對產品的印象,進一步促進閱讀效率和產品易用性的提升。
案例精髓:對用戶重要/常用的功能可以設置「快捷操作」,減少操作與認知負荷
更舒適的消費體驗:
3. 隱藏違規(guī)評論
在豆瓣-圈子動態(tài)的評論區(qū),有些評論被舉報一定次數(shù)后,若沒有違反重大的平臺規(guī)定,系統(tǒng)不會直接刪除它,而是自動將內容進行折疊。
既控制了評論質量、也保障了討論氛圍與言論自由,同時對其他用戶也是一種潛在的告誡:休想發(fā)表不友好、不適的內容,進一步促進UGC質量與優(yōu)質互動氛圍的提升。
案例精髓:重復的消息就無需一一展示給用戶,能折疊/歸類就統(tǒng)一處理。
更舒適的消費體驗:
4. 屏蔽掉不喜歡的觀點
「微博」之前上線了一個「炸評論」功能,即用戶可以「炸毀」不喜愛的評論:該評論及其所有回復內容將對該用戶進行隱藏,但對其他用戶不受到影響。
減少如低質量、挑釁、臟話等大眾不喜歡和引戰(zhàn)的言論出現(xiàn),為廣大用戶提供一個更加愉悅的討論空間,促進評論區(qū)的消費體驗與用戶活躍度的提升。
案例精髓:讓用戶有可控感,決定需要與反感的內容。
異常狀態(tài)下的處理:
5. 斷網(wǎng)時的評論處理
當你手機斷網(wǎng)時,很多APP都會提示當前無網(wǎng)絡,且不可進行任何聯(lián)網(wǎng)操作。
而微信在朋友圈上可不這么做,在斷網(wǎng)情況下用戶依然可以發(fā)布評論內容:先信息儲存下來,待用戶聯(lián)網(wǎng)時則自動發(fā)送。
通過「內容預存」來解決“用戶無法發(fā)送評論”的挫敗感,盡可能地幫助用戶維護社交關系,進一步促進用戶互動體驗和產品易用性的提升。
案例精髓:別忘了在「弱網(wǎng)/無網(wǎng)」狀態(tài)下,思考并滿足用戶的需求點。
五、做好評論區(qū)的趣味性設計
要點說明:
這個也不難理解,做好產品的趣味性設計,有助于提升用戶好感度和相關口碑等增長。
比如:
1. 模擬現(xiàn)實事物的設計
網(wǎng)易云音樂的評論區(qū)里,只要點贊數(shù)為1000以上,原本的【大拇指】點贊圖標,就會變成了【水瓶】圖標樣式,對應了「熱評」與「熱瓶」的諧音,特別有意思。
諧音的圖標設計一定程度上可給用戶帶來歡樂和新鮮感,以增加評論區(qū)的活躍度,引導用戶參與到點贊互動中來,同時給用戶帶來驚喜并拉進之間的距離。
案例精髓:模擬真實生活/環(huán)境的設計,能有效提升用戶的理解能力、產品趣味性。
2. 調皮的引導文案
B站的評論框上的引導文案很有意思:用戶未點擊前顯示“說點什么”;點擊后但未輸入內容就顯示“不說算了,口亨”,特別俏皮。
俏皮的話風可增加產品的溫度和個性化,同時給用戶帶來驚喜。同時突顯產品的個性化服務與對用戶的重視程度,促進 產品趣味性與用戶好感度的提升。
案例精髓:設計隱藏/趣味彩蛋,能有效提升用戶好感與產品印象。
專欄作家
和出此嚴,微信公眾號:和出此嚴,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枚在鵝廠成長中的“90后老干部”,主產各種接地氣的交互/產品干貨。以做產品的方式,寫好每一篇文章。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話說,人人的評論區(qū)是不是該跟著改進一下了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用事實說話,不像其他文章一樣夸夸其談,看完啥也記不住
可以給一些碎片嗎,案例很不錯!
id:2007
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