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會嘗試成為中國LinkedIn嗎?

0 評論 5380 瀏覽 2 收藏 8 分鐘

最近和一個投資圈的朋友聊天的時候聊到商務社交網絡,他的觀點是天際、若鄰等網站的低端用戶的太多了,而和他處于同一個層次的人太少,所以無法達成“增加有價值的商務人脈”的目的。他認為商務社交網絡的核心在于陌生人脈的不斷累積。這個想法可以分析出幾層含義:

1、商務社交網絡應定位到中高端的人,在校生和應屆畢業(yè)生都不應該成為商務社交的主流人群;

2、假設天際等網站有千萬的用戶量級,那么即使僅有10%是中高端用戶,那么也有100萬,并不一定會造成用戶想結交的人太少,這是算法和產品問題,應該把同一層次、類似行業(yè)、類似背景、有產業(yè)鏈上下游關系的人互相推薦,減少用戶結交人脈的難度;

3、很明顯的,大量低端用戶求認識中高級管理人員的訴求很強,但這一訴求如果不進行良好的產品引導和控制,將導致中高端商務人士感覺有點騷擾,不再愿意登陸這樣的網站;

4、這位朋友認為“增加有價值的商務人脈”是商務社交網絡的核心點,而“求職招聘”則不是。

5、這位朋友認為陌生人社交是商務社交網絡的主要目的,熟人社交已經有很多競品。

以上的觀點讓我想起了更早些日子和一位LinkedIn前高管的溝通,這位高管也認為中國人在LinkedIn上的功利性太強,全都是奔著跳槽去的,主動connect你的獵頭要比同事還要多。幾乎沒有任何中國人會想到在LinkedIn上去做商務聯(lián)系和人脈拓展。

要讓真正的“商務社交”概念深入人心,顯然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幾個網站都不成功,這里面有產品的問題,也有市場的問題,甚至可能會有公司內部KPI績效(例如放任低質量用戶引入很可能是為了完成KPI)的問題。然而,我更想從原始驅動力以及雙贏這兩個角度來做些分析:

第一,用戶的動機是所有的源頭。假設“增加有價值的商務人脈”是商務社交網絡的第一訴求,則可能一大半人群已經對這個網站已經不感興趣。有可能是這部分人不 思進取,也可能他們并不認為那些他們想結交的人愿意回應互動。還有一些人則在活躍一段時間后消失。瞧,弱需求和強需求的差異就是這么明顯。跳槽是強需求(雖然低頻),我想跳槽驅動我使用招聘工具或網站,與獵頭保持聯(lián)系。增加人脈則是相對的弱需求,而且未經成熟的市場教育??赡芪曳e累3年的人脈后,能通過人脈進一家很棒的公司,但沒有多少人能夠在3年里不斷的通過商務社交網絡拓展人脈。舉個類似的例子,我們在大學的時候總有想努力看書的愿望,因為這對我們 的發(fā)展總有好處,但最終把愿望變?yōu)閷嶋H的人并不多,如果沒有考試那就更少了。我們并非不知道學習的好處,而是惰于真正去做。

第二,沒有雙贏,人與人的關系就很脆弱。商務社交網絡不是為了交朋友而存在的,而是為了利益。當 A向B發(fā)出connect請求時,B如果認為A不能給其帶來任何價值,這樣的請求很可能不會被通過。只有A、B同時獲益,這個人脈才能建立起來。建立起來之后呢?如果半年內沒有任何互動,這樣的人脈也脆弱的隨時都能斷裂。如 果是單向的付出,那就只有好為人師的人才能長久堅持?;谀吧说娜蹶P系,卻套用了強關系的模板,希望能有雙贏,這是個美麗的幻想。不基于熟人社交網絡的 基礎進行陌生人商務社交,沒有熟人推薦,就損失了一大半的可信度。

所以,如果沒有建立陌生商務人脈之外的核心驅動力,也許商務社交網絡在中國會徹底成為偽命題。

最終,我和這位朋友在激烈的討論后達成了共識,商務社交網絡必然是慢熱的,而且要弱化求職招聘,控制獵頭的泛濫,先招攬中高階的商務人士,提高門檻避免低端 用戶的沖擊,同時基于熟人社交圈往外拓展。那么符合以上要求的網站在中國有嗎?看上去有一個,那就是知乎了。擁有100多萬極具質量的中高端用戶,以及高質量問答內容對職位候選者專業(yè)水平的佐證,知乎看上去擁有了轉型商務社交網絡的前提。其專業(yè)的討論氛圍、評分機制驅逐了大多數(shù)低端用戶。而且,知乎擁有的內容更填補了類LinkedIn網站的缺陷,可以通過高質量的內容互動增加用戶粘性,減少了跳槽、加人脈等低頻需求粘性不強的問題。

“今天偶然上了知乎,忽然想到它也許可以考慮向LinkedIn方向發(fā)展?!苯衲?月25日,谷歌中國前高管、蘭亭集序創(chuàng)始人郭去疾在微博上寫道,隨后這條微博被轉發(fā)了1877次。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究竟是問答網站更有前途,還是商務社交網絡更有前途呢?知乎團隊會愿意嘗試一下商務社交網絡這個方向嗎?

幾塊錢評論:不論是知乎、天際、若鄰,還是模仿LinkedIn起家的獵聘網,都面臨著類似的瓶頸——用戶動機功利性強、關系脆弱、缺乏核心驅動等。商務社交,畢竟是在利益基礎上的社交,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能被打破么?

你使用知乎、天際、若鄰、獵聘,基本的需要是什么呢?

來源:虎嗅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33811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信息流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策略?
专题
1368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调研作为产品人员最常用的工作方式,相信各位一定不会陌生。但如何提高用户调研的有效性却是一直困扰大家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调研的方法论。
专题
1284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需要有对应的产品战略以应对市场。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产品战略规划。
专题
13983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抽奖作为一种活跃用户的运营手段之一,在产品运营的工作里是一项大家必须掌握的技能。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抽奖类活动的设计指南。
专题
101659人已学习23篇文章
做产品难,做运营更难,做APP运营推广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