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用戶系列(二):種子用戶的畫像及拓展?
本文講述了種子用戶的典型特征,意在幫助大家學習如何培養(yǎng)一款產品前期的種子用戶,以及怎樣與這批用戶去進行溝通。
本篇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關于理想中種子用戶的畫像及拓展,也就是說典型的種子用戶他長什么樣,以及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辦法去找到他們,讓他們成為我們的種子用戶。
那首先先給大家分享一個觀點:產品在種子用戶的階段,往往是感受可能大于數(shù)據。這句話怎么理解呢?
或許大家都明白我們在做產品和運營過程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去看數(shù)據,讓數(shù)據來給到我們答案,對嗎? 這是我們的一個核心的準則。
但是,在種子用戶這個階段,那我們的絕對用戶數(shù)量是不可能太高的,很有可能你的種子用戶一共也就是這個幾十幾百或者最多不到過千個人,所以在這個階段的時候,假如你的用戶體量這么小的話,其實數(shù)據能給到你的指引的作用和意義它可能是比較小的。
所以,在種子用戶階段我更建議大家就是應花大量的時間去跟你的典型用戶泡在一起,甚至說你把你自己就變成一個典型的用戶。
對你的用戶喜歡什么?他們在做些什么?那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更多時候是你自己獲得的真實的感受。
比如說:你感覺跟這群人之間的關系近不近,或者你感覺在整個種子用戶這個群體里邊的氛圍好不好,你感覺大家之間的這種對我們產品體驗上和情感認同是怎樣的,他們的狀態(tài)和認知度如何……
我覺得上面這些感受,它在種子用戶階段重要性可能是比數(shù)據它的意義要更大的。所以這個核心的觀點先分享給大家。
一、種子用戶的理想畫像特征
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那么理想中的種子用戶,就是最最理想的情況下,這個種子用戶到底應該長什么樣?它應該具備一些什么樣的特征?我覺得可能有下面這么三點:
1.1?容錯性高,需求更強烈更迫切
容錯性高。這個其實在:《種子用戶系列(一):種子用戶的價值與必要性?》也有提過。
就是我們早期的新產品往往問題是比較多的,一堆的產品體驗也不完善,對吧?
所以我們更加需要的肯定是需要這種容錯性比較高的用戶,而不是那種上來看到一個bug它就會滿世界去罵娘,或者馬上就把你卸掉的這樣的用戶。
這樣的用戶一定不是我們早期幾個版本的時候所需要的用戶。
那這樣的用戶,為什么能容錯性高呢?往往就是源于它的相關的需求是更加的強烈更加的迫切的。
像這個滴滴打車剛剛上線第一個版本的時候,其實有一大批用戶,他可能就是這種公司可能在比較偏遠的地方,那個地方比較偏僻,出租車又非常非常少,但是它們網站晚上又經常老加班,所以當出現(xiàn)一這樣一款產品可以幫他們預約到出租車的時候,他們的需求就非常非常的迫切和強烈。
以至于說滴滴早期的版本哪怕體驗很差,哪怕很爛,哪怕有很多人都在罵他們也不在乎,因為這個產這個需求對他們實在是太強烈了,所以這是第一點,容錯性高,需求一定要更強烈更加的迫切。
1.2 樂于互動和提出建議
第二就是最好用戶他是比較積極活躍的,他樂于發(fā)表意見,喜歡提出建議,愿意持續(xù)跟你進行互動,甚至愿意跟你一起去運營該產品。
早期產品你是需要讓用戶幫助你來一起不斷打磨它,不斷完善他的對吧?那假如你的用戶是一個悶蛋,基本上就是他就是用,然后就是用完了他也不不愿意給你很多的反饋,很多建議的話,那這樣的用戶其實對你早期的運營早期產品的成長來講價值是比較有限的。
相反我們需要的是這種比較積極比較活躍,然后他非常愿意去發(fā)表意見,非常喜歡給我們提出建議,然后愿意跟我們持續(xù)來進行互動,我們需要的是這樣的用戶,所以這個是第二個特征。
1.3 有一定影響力的
那第三個特征是什么呢?第三個特征就是最好你的種子用戶他在某個小圈子里面是有一定影響力的,甚至最好它是特定圈子里邊的意見領袖。 這樣的人有什么樣的好處呢?
就是一旦讓他成為了你早期的種子用戶,并且你服務好了他、讓他認可了你的產品之后,那很有可能你是可以借這個人影響到整整一個圈子的。
因為他是這個圈子里邊的意見領袖,他只要哪天在這圈子里邊跟大家提一嘴,說我最近正在用那個那個產品,覺得這個產品的體驗這還很不錯,我很喜歡這個產品,假如他只在圈子邊提一嘴,這個圈子很可能就已經被你滲透了,就已經能夠被你所影響到了。
小結:容錯性高,需求更強烈更迫切、樂于發(fā)表意見,喜歡提出建議,愿意持續(xù)與你進行互動,甚至愿意與你一起運營該產品,在某個小圈子內有影響力,甚至是特定圈子內的意見領袖。
這第三點就是很理想的一個特征了,我們理想的種子用戶應該是盡可能是符合這樣三個特征的。
二、找到種子用戶的幾種常見姿勢
那么講完了理想中種子用戶的幾個特征之后,接下來再來分享一下,假如你已經明確了你的種子用戶是誰,那你到底該怎樣去找到他們,并且影響他們,讓他們能夠愿意使用你們的產品,愿意成為你的真正的種子用戶。
這里有幾種常見姿勢,給大家分享一下:
2.1 線下混圈子,建立強烈信任感(基于人)
第一種常見姿勢就是線下去混圈子,然后跟這個圈子里邊的人建立強信任感。
它是一種基于人的的一種手段,換句話講:就是早期的時候那因為我的產品沒有知名度、產品可能很多地方也不完善,所以直接用這個產品去吸引用戶是可能做不到。
但是,我可以用我這個人本身,我跟你先成為朋友,然后基于這個朋友的關系,比如說請你幫個忙或者是怎么樣的,讓你先來用一下我的產品,這個邏輯是可以成立的。
舉個例子:像以前曾在創(chuàng)業(yè)時做一個學習類的產品,當時就特別需要有一群對于自我成長、對于學習對于分享是非常非常熱衷和有意愿的一群人,想要他們要成我們的種子用戶。
當時我們那個產品的基本上前500個種子用戶都是我和團隊到線下去參加很多學習型的沙龍,混一些學習交流的的組織,然后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拉上來的,基本的邏輯都是我去參加沙龍,然后在這過程中我跟他們去交流,大家就是彼此分享一些對于像學習這件事情的大家的理解。
假如認知和理解,我們想法是比較一致的,那我們就能成為比較好的朋友,那有了朋友這個基礎我在在合適的時候跟他們去講,我們現(xiàn)在就在做一款這樣的產品,有沒有可能請他們來做一個分享者,邀請他們來使用我們這個產品,這個邏輯是比較的順暢的。
所以這是第一種常見的姿勢:就是從線下啊找到你的目標用戶的聚集地,然后去混圈子,跟他們建立起強信任感,然后再影響他們成為你們的種子用戶,這是其一。
2.2 依靠價值、理念的輸出傳遞,自然吸引而來(基于事)
第二種比較常見的姿勢是什么呢?叫做依靠價值和理念的輸出傳遞自然,吸引一批人過來成為你的種子用戶。
如果前一種邏輯把它叫做是基于人,那么這個就是基于事兒的了。
這個邏輯就是基于我們剛才前面一個部分所講到的,有一部分用戶是因為對某些需求是非常的迫切,或者對一件事特別特別認同,基于這樣的訴求,他愿意去使用你的產品的,所以如果他基于這樣的訴求來使用你產品的話,產品哪怕爛一點,哪怕早期這個各種體驗糟糕一點,它是完全能忍的。
所以,這種方法就需要你把你產品的理念(就是為什么做這款產品、做這款產品背后的動機是什么、希望解決什么樣的問題等等),對外去輸出。
2.3 邀請碼、邊界條件等的運用
第三種常見方式,可以理解是如邀請碼、設定一些邊界條件。
它們的運用簡單講就是要通過邀請碼及便捷條件等類似方式去營造出一些封閉和稀缺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我早期的這個產品,可能不是適合所有人都來使用的,所以,我可能需要去通過某種方式來篩出來一些更加適合的用戶。
比如,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用戶的態(tài)度更加的認真,然后積極性更加的高,更加愿意跟我們互動,其實這是對這事情的認可度也更加的強。
大家要是熟悉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話,會發(fā)現(xiàn)邀請碼這種機制在大量產品的早期發(fā)展的階段是會經常被用到的,比如說知乎、新浪微博的早期其實都有在用邀請碼,包括現(xiàn)在的PMCFF社區(qū)也還是用類似邀請碼的機制去挑選一批我們的種子用戶的。
不僅可以篩選也可以制造一種“稀缺感”,讓用戶更主動去參與和吸引到產品中。
同時,這些邊界條件也可以延伸很多方式,如虎撲社區(qū)的發(fā)帖,就必須要求大家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或者答題測試,只有通過了才能繼續(xù)參與到其中。
2.4 社會化媒體、社區(qū)、論壇等長期耕耘,定向挖走
第四種常見的姿勢又是什么??可以理解就是在社會化媒體和社區(qū)這樣的地方長期的耕耘,然后發(fā)現(xiàn)目標的用戶之后,可以定向的去挖走。
因為我們很多的互聯(lián)網產品都是基于線上的,所以線上的品,其實你需要的線上更加的積極,存在感更加強,然后在小圈子里邊也更加有影響力。
這樣的人也往往是在線上。比如說微博啊或者像知乎社區(qū),或者像微信的公眾號等,當有這樣一批人關注到他們之后,是可以跟他們通過這種行序漸進式的溝通,慢慢的建立起來一些關系,然后再定向地去“挖走了”,說好聽一點的話就是邀請他們來,然后成為你的這個種子用戶。
這里也可以理解是運營中的“割韭菜理論”。
那這點特別講究什么??特別講究你的溝通方式。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之前朋友給我發(fā)來一個邀請,讓我去使用他們的產品,成為他們的第一批用戶。 他的這個邀請其實我收到過很多很多的邀請,有的邀請就很粗暴。
如,說我們現(xiàn)在要上線一個產品了,我邀請你來使用,然后附一個鏈接。(可我的時間又比較的稀缺的話,這種消息我基本上會直接忽略掉的);但是剛提的這個朋友,他給我發(fā)的信息當時就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且我確實很認真的看完了他給我寫的這每一個字。
因為他上來就跟我講,XXX,然后很喜歡你的文字或者交談很舒服,然后就跟我講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你,然后這個問題是怎么怎么樣的(大概就是說啊他想做一款產品,但是邀請很多這種有分享能力的大咖又比較的費勁),接下來就想問我對怎么樣才能邀請到像我這樣的人,然后就成為他們的首批用戶呢?并且給我介紹具體產品做什么,他們的理念等等。
坦白說,他的這個陳述、態(tài)度確實是打動了我的,并甘情愿成為種子用戶并貢獻價值。這里的邏輯大家可以細細品味。
所以,其實在線上要去定向邀請很多用戶的話,要考慮到線上不像線下可以有大把的機會去認識去互動、成為朋友,因為線上互動空間就那么一點。
所以,線上去介紹產品或者邀請用戶,這些地方其實是非常非常講究的,一定要讓對方充分感到你的誠意,而且充分把你做這件事情的背后的價值觀、理念等東西要清晰、簡單傳遞給對方。
若你成功做到這些且對方他也認可你的這些理念,認可你的產品的話,對方是愿意來幫助你的。
所以這是第四種比較常見的。
到此為止,這是種子用戶系列之二的內容。內容闡述的是關于種子用戶它的典型的特征、以及我們該怎么樣去找到這些種子用戶、影響他們,讓他們愿意來使用我們的產品。希望這篇內容,能幫助你做種子用戶的事情有所啟發(fā),謝謝。
本文由 @鳳城狂客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做產品和做人分不開的啊~~~目標 真摯 套路 熱情~~~
非常到位,給予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