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效合一”才是品牌營銷最終的導向

木蘭姐
0 評論 26450 瀏覽 41 收藏 13 分鐘

本文筆者通過對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分析,梳理了廣告行業(yè)的發(fā)展,并通過舉例探討了“品效合一”的方法。

前有鉑爵旅拍Boss直聘,今有哈啰順風車。近段時間來,層出不窮的洗腦式喊麥廣告,通過飽和式投放吸引受眾的注意,招致吐槽聲一片……

而罵名之下,這些品牌的搜索指數和轉化卻一路飆升。這場集體diss的背后,實際上是廣告圈長久未解決的一個問題:品牌廣告與效果廣告的矛盾。

那么,如何看待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二者是否可以品效合一?今天,木蘭姐借此機會和大家一起探討交流一下。

一、品牌廣告 VS 效果廣告

首先,在厘清廣告策劃的側重點到底該放在哪兒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背后的邏輯路徑。

過去,品牌廣告是大多數企業(yè)的選擇,以廣撒網的形式,尋求的是長期的影響力,這一類廣告價格不菲且難以計算投資回報率,它是一個長期作用力。

如今線上紅利逐漸消退,品牌方們急需擴大用戶規(guī)模的新渠道、新方式。對于企業(yè)來說,最高的經營成本已經不是生產成本了,而是從消費者的認知到變現(xiàn)的成本。

效果廣告的興起,讓一些企業(yè)看明白了:自己投在營銷上的錢到底花在了哪里?帶來了多少銷售轉化?因為效果廣告可以量化消費者購買決策過程中的各種行為,也就是說,它把廣告引發(fā)效果的路徑縮短了。

通俗點說,效果廣告賺的是今天的錢,品牌廣告賺的是未來的錢。

所以,把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對立起來明顯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觀,平衡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二、效果廣告 or 品牌廣告?

對于品牌來說,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如何取舍?

木蘭姐認為,品牌階段不同,傳播目標也不同。

就像男女之間談戀愛一樣,好感需要靠長周期、多互動、深認知積累,不會第一眼看見就約定終生。

談戀愛如此,做品牌也是如此。品牌初級階段,認知度不高,就是需要用利益點訴求吸引過來,讓人先了解、認識你,接著多相處,加深彼此了解、磨合,慢慢建立長久、穩(wěn)固的好感。

創(chuàng)業(yè)公司早期只有一個目標——活下來,只有活下來才有資格說情懷、玩瀟灑、不計成本地討消費者歡心,這無可厚非。

但要注意的一點是,誠然品牌最重要的是銷售和增長,但這不意味著要犧牲品牌形象去做一場博弈。如果不顧廣告內容的庸俗、無腦、粗暴,只求能帶來關注度和下載量的提升,背后往往換來的可能是對品牌口碑的傷害。

以知乎為例,據酷傳平臺統(tǒng)計,在去年的世界杯廣告投放期間,其在iOS商店的30天評價里,差評日多達25天。

▲馬蜂窩在廣告遭遇網民差評后,也修改了內容。

效果廣告對于初創(chuàng)公司而言,固然重要。但營銷老炮都知道,廣積糧緩稱王,厚積薄發(fā)的,一定是品牌廣告。

就如奧格威說:每一廣告都應該是對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品牌從創(chuàng)立的那天起就應該有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價值觀。就像蘋果的1984,谷歌的不作惡,阿里巴巴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特斯拉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續(xù)交通的轉變。

品牌廣告保質期長,可沉淀,可傳頌,可增值,是品牌累計附加值的延伸品。

按理來說,用戶購買商品是為了滿足功能性需求,買方擁有主導權,比如說買水是為了解渴。但當品牌出現(xiàn)一定差異化時,用戶開始付出更多的錢,去買差異化定位所帶來的心理滿足,這個層面上賣方擁有主導權,比如買高端水除了解渴外,還為了彰顯身份。

用戶為了獲得心理滿足多付費的部分,就是品牌溢價。比如同樣是可口可樂,一瓶沒貼牌且除你之外的人都不知道它是可口可樂,一瓶就是普通的可口可樂,二者之間的價差就是品牌溢價。

可以說,品牌一旦占領了用戶心智,功效比一次兩次活動帶來的效果強百倍。

這就好比暢銷書和經典書。

那些暢銷書今年也許能賣80%銷量,但接下來的幾年到幾十年幾乎一點銷量都沒有。而那些經典著作不只在一兩年內發(fā)揮作用,而是在更長時間,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發(fā)揮作用。這些經典著作實際上就是品牌資產,是品牌疊加的效應。

所以,效果廣告只是經濟下行下的“權宜之計”,品牌要做成百年企業(yè),最終還是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最終品牌該追求的是“品效合一“,從社交的聲量,到銷售的增量共贏。

三、“品效合一”很難嗎?

品牌總要宣傳,那么既走腎又走心的“品效合一”廣告怎么打造?

木蘭姐的回答是:好產品、好故事、有承接。

木蘭姐一直強調一句話:產品是最好的營銷。

一個偉大的品牌必定有一個偉大的產品,產品是品牌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不能脫離產品講品牌;而對于一個有心建立自己品牌的企業(yè),也不能脫離品牌講產品。

“品牌和產品的關系”折射到“品效合一”上就是:我們給消費者提供的既不是只講功能的產品,也不是虛幻的品牌,而是一套“品牌的解決方案”。

這個解決方案落到品牌營銷當中就是: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我的產品幫消費者解決了什么問題?在傳播過程中滿足了人的什么情感?

所以到了今天,整個現(xiàn)代品牌方法論是倒過來的,你有好的產品,才會有用戶、口碑,最后才會形成品牌。

再說好故事,好故事的潛臺詞就是內容為王,用戶主動分享!

嚴肅、說教式的廣告已經成為過去式,未來的廣告主流一定是有情感、有思想的。

我個人非常關注Airbnb(愛彼迎)。這個廣受全球旅行者喜愛的民宿預訂平臺,自2008年上線以來,迄今已有數百萬注冊房源。愛彼迎的理念是讓每位用戶在旅行中都能“像當地人一樣生活”,更好地體驗當地文化。

在愛彼迎,房東房客關系被重新定義,全球600多萬個房源背后的房東們帶著自己的故事,和他們與5億房客創(chuàng)造的故事,編織成極具凝聚力、充滿活力的房東社區(qū)。

當然,愛彼迎也非常顛覆地做了小預算或者無預算但是反響巨大的推廣,曾經愛彼迎和芝加哥博物館搞了一個合作,由芝加哥博物館人員專業(yè)裝修還原了梵高的臥室畫像,在愛彼迎網上以10刀一晚出租,一上線就被秒殺,房客還能獲得梵高的臥室展覽入場券。

這個活動愛彼迎沒有花一分廣告費,全程以合作形式,但是達到了覆蓋全球的影響力。

這不是運氣和巧合,是因為愛彼迎的推廣一直以來秉承了品牌的核心理念“體驗真實的生活”。因此,品牌推廣沒有捷徑,只有真實地講好自己的品牌故事,就會找到有影響力的idea。

最后說有承接,打造內容、運營、渠道合一戰(zhàn)斗機。

在一場傳播當中,要實現(xiàn)品效合一當然不能只靠內容一方努力。

如果說“品效合一”是一架戰(zhàn)斗機,那品牌就是發(fā)動機、運營為兩翼、渠道起落器,只有這三者合一協(xié)同,品牌內容驅動、運營護航、渠道承接,才能保證品效機身航行平穩(wěn)、火力輸出強勁!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也提到過好幾次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案例,諸如以小投入牽手大明星的鹿晗運動季項目合Tfboys五周年項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回之前的文章查看)。

在這里,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每一次傳播活動,市場部、品牌部、商品部都會緊密協(xié)作,從對外發(fā)聲、品專引導、渠道引流、到線上傳播、線下到店,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相關部門負責承接,口徑統(tǒng)一。

這也是名創(chuàng)優(yōu)品的每一次品牌推廣承接得以迅速落地,轉化效果立竿見影,實現(xiàn)了“品效合一”的重大因素之一。

總結

品牌營銷,應該關注其是否具有正確的思考,以正確的方式執(zhí)行,要比索要一個利益主導的回報更加重要。

對于企業(yè)來說,最好的廣告投放策略是:初期做效果,有了多余營收做品牌??偠灾?,結合自身發(fā)展階段,選擇合適的廣告推廣模式。

但無論是效果廣告還是品牌廣告,最終的導向都應該是朝著“品效合一”的方向去一步步邁進。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木蘭姐;公眾號:木蘭姐(ID:mulanjie-)

本文由 @木蘭姐?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專欄作家#
木蘭姐,公眾號:木蘭姐(ID:mulanji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名創(chuàng)優(yōu)品品牌總監(jiān)成金蘭。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285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需要有对应的产品战略以应对市场。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产品战略规划。
专题
4538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经理和运营都要懂一点的推荐算法基础和进阶知识
专题
43104人已学习17篇文章
谈到互联网产品,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它的盈利方式,这也是产品人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