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開發(fā)產品日志——匯報小助手

0 評論 972 瀏覽 0 收藏 13 分鐘
B端产品经理要负责对目标行业和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期望和行为,找到产品的价值主张 🔗

在職場中,撰寫日報、周報、月報等匯報文件是展示個人價值的重要方式,但許多人卻因缺乏結構化思維和精簡表達能力而感到頭疼。為解決這一痛點,一款名為“匯報小助手”的PC端工具應運而生。通過AI輔助、標準化框架和便捷的操作界面,這款工具旨在幫助職場人士高效記錄工作進展,輕松生成專業(yè)匯報,提升個人品牌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帶你了解這款工具的設計思路、功能亮點及實際應用效果。

前言——產品故事

不知不覺已經有5年多的工作經驗了。在這漫長的工作生涯中,小弟悟出了一個道理——工作的本質上是為了寫各種報告。比如日報、周報、月報、年報,甚至是“這段職場經歷”的報告,如“簡歷”、“述職報告”。這也是小弟在工作中奉行的一個原則——“一定要定期寫各種報告,并且要寫好”。

為什么會有這種想法呢?

根據(jù)個人的理解,工作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交換”,是我們向公司貢獻“能讓企業(yè)增長、盈利、降本、增效”的價值,然后公司兌現(xiàn)“他們覺得等額”的工資。

那我們怎么呈現(xiàn)我們的價值呢?就是通過各種報告。這是我們的”價值證明工具”。

  • 在公司內部,管理層會查閱我們的日報、周報、月報、年報,或者讓我們進行述職,從而衡量我們?yōu)槠髽I(yè)貢獻的價值。
  • 在外求職時,面試官會通過我們的簡歷,查閱我們上一段工作中貢獻的價值,從而判斷我們是否能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提供“符合他們預期的”價值。

這里的報告并非是指狹義的“PPT”,可以是一段總結性的文字、短短的幾句話,但是核心在于“價值可視化”,需要將我們的所有工作內容,轉換成內外管理者看得到的“價值”。

此外,“寫好各種報告”還會有以下額外作用:

1. 個人成長輔助:因為寫報告的過程是一個自我復盤的過程,我們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化思考,將混亂的工作內容變成有序的邏輯,并沉淀我們寶貴的經驗總結,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

2. 個人品牌建設:一份好的報告會樹立在公司內部的專業(yè)形象,并以此吸引更高價值的項目和合作機會,不斷擴大你的組織影響力。同時,歷史報告是晉升面試的有力證據(jù),證明你長期穩(wěn)定創(chuàng)造價值。

……

歸根結底,這些好處都指向一個終極目標——幫你更好地干活,為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然后……賺更多的錢……

因此可以說,我們出來打工,就是為了錢。為了更好地賺錢,就一定要寫好各種報告。一方面是做好“價值打造”,另一方面是做好“價值呈現(xiàn)”。

但是根據(jù)小的的發(fā)現(xiàn),其實并非大部分的人都能“做到” 且“做好” 這一點。大家都會本能地對“寫報告”產生抵觸心理。在這件事情上不認真、敷衍了事,直到需要“述職”、“求職”的時候手忙腳亂。

所以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有一個產品工具,能夠幫助到各位職場打工人做好這一點呢

于是我又用AI coding能力,打造了一個名為“匯報小助手”的PC端工具,目前該工具完成了其主干功能、界面的設計,形成了一個Demo能力。

目前打算先放出來,看看各位大大的反響,驗證下該需求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

建設思路

下面先講講我的功能建設思路。

首先我要清楚,“寫好各種報告”的難點在于哪里?

1. 寫不好:

要寫好報告其實對個人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寫好報告需要具有幾項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一蹴而就。所需的能力如下:

1.價值提煉能力——從”做了什么”到”創(chuàng)造了什么”:

大多數(shù)人能清晰記得自己”做了什么”(如:參加了3次會議、解決了5個bug),卻難以表達這些工作”帶來了什么價值”(如:縮短項目周期10%、提升系統(tǒng)穩(wěn)定性30%)。他們需要將”我做了什么”轉變?yōu)?#8221;我?guī)砹耸裁磧r值”的思維框架和表達方式,而且最好站在“組織和業(yè)務”的角度思考自己工作的價值。

2.結構化思維——從雜亂無章到條理分明:

很多人的工作涉及到很多繁雜的內容,他們往往不知如何將大量工作內容按邏輯進行分類和排序,無法判斷哪些內容對上級/目標讀者最有價值,應當重點展示。因此,他們難以構建從問題→方案→成果→價值的完整邏輯鏈路。

3.精簡表達——從流水賬到精華總結:

很多人很容易寫成流水賬,而這種內容其實是非常不利于后續(xù)的周、月、年維度的匯總的,也不利于向他人進行匯報。所以能夠高度“簡明扼要”地表達,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能力。

一般來說,一件事情的記錄結構只需要包含“進度(百分比&交付日期)”、“結果/預期結果”、“備注”即可。

2. 寫不慣:

如果是使用傳統(tǒng)的文檔工具(Word、Excel等)來進行撰寫,會存在一定的使用門檻,因為大部分的工作都會分散在各個網(wǎng)頁、系統(tǒng)、程序上,很少有人能夠養(yǎng)成“工作完自覺打開文檔記錄進展”的習慣。這導致了無法隨手記錄,導致事后回憶不完整或遺漏重要細節(jié)。

而且大多數(shù)人將”完成工作”視為終點,而非”記錄工作”,缺乏對后續(xù)“述職”、“求職”的考慮。再加上寫報告沒有立竿見影的正向反饋,難以形成持續(xù)動力。

工具不便,再加上各種心理因素,便導致了“無法養(yǎng)成”習慣的結果。

那怎么解決這兩個問題呢?對這兩個問題的解題思路,將會決定我的功能內容結構,以下是我的想法。

1. 產品功能需要提供一個標準化的框架,并提供AI智能輔助,解決寫不好的問題。

首先,產品功能需要提供到匯報信息的錄入模板,引導用戶按一定的標準填寫,以便系統(tǒng)層層匯總,并形成周、月、年等維度的報告。

其次,由于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非常好的價值提煉能力的,需要提供一個功能輔助他們從已經做過的工作中提煉出結構化的信息,并精簡表達。

所以這個產品需要用“項目”-“工作內容”-“進度”-“結果/預期”的結構對工作內容標準化,以便應對“日”/“周”……“總”等時間維度下的匯總統(tǒng)計訴求。

2. 產品功能需要深入業(yè)務的使用場景,給到便捷的能力輔助。

產品需要是PC端的功能,在系統(tǒng)層面置于所有系統(tǒng)界面之上。如此,才能做到在“最接近用戶”的地方,引導用戶養(yǎng)成使用習慣。

3. 產品功能需要提供信息匯總與呈現(xiàn)能力,方便用戶對過往進行回溯與總結。

上面兩個功能使得用戶能夠定期寫好相關的工作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將這些內容匯總起來,以讓用戶后續(xù)回溯和總結這些信息,用于“述職”和“求職”場景。

此外,這些內容需要方便下載與導出,用于讓用戶在別的地方使用。

Demo展示

最后,我展示下目前的Demo頁面。這是一個PC端的工具,會以懸浮球的形態(tài)至于用戶電腦的最頂層。

點擊后進入【展開狀態(tài)】,該狀態(tài)下會展示“日”/“周”……“總”等維度下“各項目的工作情況”。用來給到用戶實時感知到“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時跟進。

在【展開狀態(tài)】的最下面,支持使用“快速記錄”、“標準模板”的模式進行錄入。在其中提供AI輔助功能,輔助用戶完成信息標準化錄入,用于在上方進行匯總展示。

然后是基礎的設置功能,支持“開機自啟動”、“快捷鍵設置”、“項目管理”、“自動提醒”、“數(shù)據(jù)導出”等功能。

小結

以上便是這個《匯報小助手》的實戰(zhàn)小結了。實際開發(fā)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個產品的實現(xiàn)難度有點超乎我的設想,出現(xiàn)反反復復修BUG的問題。因此打算暫時擱置這個項目的開發(fā),先通過本文的反響來驗證下需求的真實性,從而再判斷是否繼續(xù) 投入人力。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檸檬餅干凈又衛(wèi)生】,微信公眾號:【檸檬餅干凈又衛(wèi)生】,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397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供应链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12555人已学习29篇文章
透过别人的项目总结,学习项目管理项目设计项目流程经验。
专题
13055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忽略掉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一些因素,比如一些异常状态的出现会让用户产品卸载的想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异常场景设计指南。
专题
36250人已学习19篇文章
新媒体运营,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专题
1197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今随着商业的发展,消费者与品牌建立起了更深的联系,商务活动也开始以消费者为中心,所以消费者的体验以及建议就非常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费者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