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發(fā)散思考:拓寬產品視野必備技能

0 評論 1721 瀏覽 6 收藏 10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通過發(fā)散思考,能為后續(xù)的設計思考收斂提供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雖然不可能每一個都正確有價值,但可以輔助最終決策。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發(fā)散思考的問題。

1. 背景

產品專業(yè)能力包括:

  1. 需求洞察
  2. 用戶調研、用戶模型研究
  3. 設計發(fā)散思考
  4. 競品分析
  5. 設計方案決策
  6. 輸出設計文檔&自查清單
  7. 用戶體驗兼容方案設計與落地規(guī)范
  8. 項目管理、跨部門配合等方面

本文檔內分享【設計發(fā)散思考】部分。

2. 設計發(fā)散思考的作用

發(fā)散思考是指一種能夠超越已有框架和經驗,靈活思考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發(fā)散思考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產生創(chuàng)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1. 發(fā)散思考能夠提升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力是一種能夠產生新的、獨特的想法和解決方案的能力。通過發(fā)散思考,我們可以嘗試多種可能性,探索不同的思路和角度,能夠更加容易地發(fā)現新的創(chuàng)意和解決方案。
  2. 發(fā)散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拓寬視野。固定的思維模式往往會限制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而發(fā)散思考正是能夠打破這種限制,幫助我們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發(fā)散思考,我們可以嘗試著站在不同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了解不同角色用戶的想法和觀點。
  3. 發(fā)散思考能夠促進解決問題。當面對復雜的問題時,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能夠更全面地分析和評估問題,找到隱藏的問題點和風險點,是查漏補缺的重要措施之一。

設計發(fā)散思考的主要作用是,為后續(xù)的設計思考收斂提供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個都十分正確、有價值,但是可以輔助最終決策。

3. 設計發(fā)散思考的維度

需要考慮的維度有:

  1. 需要必要性。這個功能是不是用戶所需要的。這個功能是不是針對我們的目標用戶群體。
  2. 用戶體驗友好性。有的功能開發(fā)成本較低,但它把一些難度轉移到了用戶的身上,靠增加用戶操作或認知成本來使得開發(fā)成本降低,這顯然不是設計師想看到的。
  3. 產品長期迭代。這個功能和這個產品的發(fā)展方向是否一致也是決定某個功能去留的角度。發(fā)展方向一方面指產品本身的定位,另一方面也指基于產品定位的未來趨勢。
  4. 設計開發(fā)成本。產品、交互、視覺、研發(fā)、測試整體的人力成本,以及對服務器資源的消耗成本。
  5. 功能潛在風險。新增這個功能會不會給我們的產品帶來潛在問題。產品的性能、穩(wěn)定性會不會因為新增這個功能而產生影響。

4. 設計發(fā)散思考的方式

4.1 需求分析

從客戶需求中,直接分析客戶目的,了解客戶想要的對應解決方案。

4.2 頭腦風暴

不成熟的方案,也可以慢慢演變?yōu)槌墒斓姆桨浮J紫刃枰业竭@些不成熟的方案。

頭腦風暴的流程:

  1. 想法發(fā)散:在頭腦風暴開始時,應該先進行想法發(fā)散,保持一種自由思考的狀態(tài),即盡可能多地提出與主題相關的想法和問題。這些想法和問題可以是不完整的、不成熟的,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記錄下來,在此期間不應該預先分析、評估、評論這些想法。
  2. 匯總分類:當發(fā)散思考結束后,我們應該確保這些記錄所有想法都被記錄下來,以便后續(xù)的評估和篩選。可以將所有提出的想法和問題進行可視化、匯總和分類,將相似的想法和問題放在一起,或按照主題進行分類以便后續(xù)進一步分析。這一步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所有想法和問題,并發(fā)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差異。
  3. 聚焦思考、篩選想法:我們手上有很多腦暴想法的時候,并不是所有的結果都適用,我們需要對所有提出的想法和問題進行篩選和篩除,以確定他們是否符合此次腦暴活動的主題與目標(從用戶體驗友好性、方案的可行性、方案成本等維度去評估和篩選),篩除那些不可行的或不實際的想法,最后得出最有價值的想法。此外,還需要使用不同的角色和視角對想法和問題進行交叉驗證,以確保每個問題都被全面考慮,幫助我們發(fā)現之前可能被忽視的問題或風險。
  4. 優(yōu)化改進、完善想法:最后還需要進一步整合、深化、完善想法。這一步,設計師需要根據最佳想法與需求,結合產品本省的結構、布局、交互流程等方面信息,給出最符合自己產品定位的用戶群體的設計方案。

4.3 參考競品

可以把產品的主要功能路徑畫出來,思考競品為什么做這個功能,做這個功能會給產品帶來什么好處。

然后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功能細節(jié)點或功能決策點列舉出來,看看哪些競品有,哪些競品沒有。這些功能決策點,又會分為邏輯層面和交互層面兩種。

除了查看直接競品之外,也可以借鑒成熟產品和海外產品的設計思路。

4.4 和團隊成員溝通

設計時,和其他產品同學、研發(fā)同學溝通。有利于提供新方案思路、識別到現有方案的潛在問題、評估現有方案的實現成本。

4.5 和客戶或實施直接溝通

和客戶、實施溝通,可以了解當前需求的曲線方案,從曲線方案的不足之處,認識到我們應該解決的問題點。偶爾,他們也能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思路。

5. 限制發(fā)散邊界

過度的發(fā)散會浪費時間精力,也會給后續(xù)的方案抉擇帶來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需要掌握限制發(fā)散邊界的方法:

【明確需求邊界】

在需求分析里,需要確定本任務內所解決的問題,在發(fā)散思考時才能目標明確,從用戶需求出發(fā)推導實現方案。

【抽象功能模型】

通過抽象功能模型來限定功能形態(tài)。唐納德在《設計心理學》里面就提出的用戶模型、設計模型的概念。部分產品設計,也需要在給出具體方案之前,抽象功能模型或定義功能概念。對產品本身來說,符合模型的功能才有更高的拓展性和適配性。而發(fā)散思考時的方案,也可以從模型的角度出發(fā)去探索。

6.合理質疑

6.1 質疑各方案的合理性

發(fā)散思考時獲取到了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個都十分正確、有價值。因此在方案決策之前,可以做一次初篩,直接排除掉一些不靠譜的方案。比如有用戶體驗極差、開發(fā)成本非常高、無法對老用戶兼容處理等問題的方案。

通過質疑方案的合理性,篩選出少數高價值方案,便于后續(xù)詳細對比分析。

6.2 質疑任務價值

若所有方案都離預期較遠,沒有一個是 完美方案 或 有缺陷但能接受的方案,此時應當回過頭再看一下用戶需求和整體設計,反問一下“這個功能是否可以不做”,或者質疑任務本身的價值。

本文由 @xxy B端產品設計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289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在项目完结时,我们经常需要进行项目复盘。那么一个好的项目复盘是怎样的?
专题
1185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增长这个话题,是互联网产品在成长过程中绕不过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增长指南。
专题
4535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产品经理和运营都要懂一点的推荐算法基础和进阶知识
专题
1516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故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被作为描述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讲好用户故事。
专题
12456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发票是财务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那发票系统该如何设计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发票系统设计指南。
专题
14362人已学习14篇文章
流量难获取,获取之后转化为付费用户更是困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提升付费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