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ure高保真教程:拖拉拽放大縮小和移動元件

0 評論 6274 瀏覽 9 收藏 6 分鐘

拖拉拽是設(shè)計軟件里常用的操作方式,本文作者分享了在Axure中制作一個能夠拖拉拽隨意放大縮小,或者移動元件的原型模板的教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拖拉拽是設(shè)計軟件里常用的操作方式,所以今天作者就教大家在Axure中,如何制作一個能夠拖拉拽隨意放大縮小或者移動元件的原型模板。

一、效果展示

1、鼠標拖動元件的四個角,從而放大或者縮小目標元件;

2、鼠標拖動目標元件,可以移動元件位置。

二、制作材料

1. 被拖動的對象

我們以拖動放大縮小地圖為案例,所以我們需要準備一個北京地圖的素材,我們可以用形狀畫出北京市下各區(qū)的地圖,如果有地圖素材的話,也可以直接導入svg素材,右鍵轉(zhuǎn)為形狀,再給對應(yīng)區(qū)域添加填充顏色。

2. 動態(tài)面板

我們要在元件組上方添加一個動態(tài)面板,因為只有動態(tài)面板有拖動時這個交互,動態(tài)面板的大小覆蓋下面地圖的元件組即可。

3. 拖動控制大小的四個角

我們用矩形來制作就可以了,我們以右下角為例,我們增加一個正方形的矩形,默認值顯示右方和下方的邊線,如下圖所示

左上、右上和左下也是一樣的,分別顯示左上、右上和左下的邊線。完成后將4個矩形分別放置在4個角的位置,4個矩形都要轉(zhuǎn)為動態(tài)面板,因為只有動態(tài)面板有拖動的交互,默認隱藏。

二、交互制作

1. 鼠標移入出組合時

我們先把所有元件組合在一起,鼠標移入組合時,我們就顯示4個角的矩形,鼠標移出組合時,我們就隱藏4個角的矩形。

2. 鼠標拖動4個角的矩形

這里我們以右下角為例,其余的3個角同理。

鼠標拖動右下角時,其實我們就是要把動態(tài)面板和下面的目標元件放大或者縮小,我們用設(shè)置尺寸的交互就可以實現(xiàn)了,那么如何確定尺寸呢?我們可以通過左上角的坐標,以及右下角的坐標計算得出,其實寬度就是右下角x坐標值-左上角x坐標值,高度就等于左上角x坐標值-右上角x坐標值,這樣尺寸就出來了。

這里我們還需要考慮右下角x坐標值-左上角x坐標值和左上角x坐標值-右上角x坐標值必須是一個正數(shù),因為沒有尺寸是小于0的。所以我們在移動時要給增加一個邊界,右下角左側(cè)不能小于左上角的右側(cè),右下角的上方,不能小于左上角的底部。

尺寸設(shè)置完之后,我們還需要考慮4個角具體的位置,左上和右下是不用管他的,因為拖動右下角的話,左上角是不變的,右下角自然就會到達拖動的位置。那現(xiàn)在要改變的就是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坐標。我們用移動事件將他們移動到對應(yīng)位置就好了。

那到底要移動到哪里合適呢?我們先看左下角,左下角的話,其實x坐標是不變的,變得只有y坐標,因為要跟右下角的高度一致,所以y坐標就等于右下角的y坐標值。

右上角也是同樣道理,他是高度不變,就是y坐標值不變,變得只是左右的位置,這個位置和右下角的位置是一樣的,所以就是右下角的x坐標值。

這樣我們就完成了右下角拖動放大縮小的交互了,其他三個角的原理也是一樣,大家可以自行完成。

3. 鼠標拖動動態(tài)面板的交互

鼠標拖動動態(tài)面板時,我們只需要用移動的交互,將整個組合跟隨鼠標移動即可。

這樣我們就制作完成了拖拉拽放大縮小和移動元件的原型模板了。

那以上就是本期教程的全部內(nèi)容,感興趣的同學們可以動手試試哦,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見。

本文由 @AI產(chǎn)品人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917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B端产品设计中,数据的筛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B端数据筛选查询的设计思路。
专题
1225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LLM=Large Language Model 大语言模型,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它能够学习到自然语言的语法和语义,从而可以生成人类可读的文本。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大语言模型的知识。
专题
15374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服务设计在流程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专题
15175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用户故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被作为描述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讲好用户故事。
专题
1200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面对多岗位意见不统一时,如何提升自己的话语权,让自己的建议能够真正被他人纳入范围内?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提升话语权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