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讓產品自己召喚人

7 評論 6987 瀏覽 36 收藏 14 分鐘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產品經理要關注最最核心、能夠獲得用戶口碑的戰(zhàn)略點,如果這塊沒做透,結果只能是用戶過來,失望,再花更多的精力彌補,這是得不償失的?!?/p>

為產品做設計最難的是訂優(yōu)先級和先后次序。判斷功能的好壞不能寫個報告統(tǒng)計下流量證明是完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我們要看用戶是不是需要這個功能。所以我希望我們的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想得透徹一點。產品經理需要投入更多的關注度,關注度不一樣,結果出來的很不一樣。

1.核心能力

任何產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幫助到用戶,解決用戶某一方面的需求,如節(jié)省時間、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等。

很多產品經理對核心能力的關注不夠,不是說完全沒有關注,而是沒有關注到位。核心能力不僅僅是功能,也包括性能。

對于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特別是做后臺出來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到對核心能力的關注,肯定會渴望將速度、后臺做到極限。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產品還沒做好。比如前段時間的網頁速度優(yōu)化,優(yōu)化之后速度提高很多,真不知道之前都做什么去了?讓用戶忍受了這么久,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我們的資源。不抓,都沒人理,很說不過去。所以說我們要在性能方面放入更多精力。

談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術突破點。

比如做QQ影音,我們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東西,否則總是排在第二第三,雖然也有機會,但缺乏第一次出來時的驚喜,會失去用戶的認同感。這時候,你第一要關注的就是你的產品的硬指標。在設計和開發(fā)的時候你就要考慮到外界會將它與競爭對手做比較,如播放能力、占用內存等。就像QQ影音,它的核心性能和速度都超越了暴風影音,所以推出之后發(fā)展的勢頭將會很好。

硬指標選擇上其實也有很多選擇,如網絡播放、交流、分享,這都是很好的思路。但是最后都砍掉了,我們就是要做播放器,因為這是用戶的需求。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高清,但是高端用戶需要(這個后面口碑創(chuàng)造會再提到)。只有硬指標滿足了,用戶說,我這個破機器,暴風影音不能放,QQ影音能放。就這一句話,口碑就出來了,用戶知道你行,口碑要有差異性。

核心能力要做到極致。要多想如何通過技術實現差異化,讓人家做不到,或通過一年半載才能追上。

很多用戶評論QQ時說用QQ唯一的理由是傳文件快,有群。那這就是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要將這樣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比如離線傳文件,以郵件方式體現就是一個中轉站,即使是超大的文件也不困難,關鍵是要去做。雖然真正使用的用戶并不一定多,但用戶會說,我要傳大文件,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傳的地方,萬般無奈之下用了很爛的QQmail,居然行了,于是我們的口碑就來了。

要做大,你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讓人家想到也追不上。

這么多年在IDC(創(chuàng)業(yè)家注:互聯網數據中心)上的積累我們不能浪費,高速上傳、城域網中轉站,支持高速地上傳可能又會發(fā)現新的問題,如果不是郵件,在IM(創(chuàng)業(yè)家注:及時通訊軟件)上又該怎么實現。我們的目的是要讓用戶感到超快、飛快,讓用戶體驗非常好,這些都需要大量技術和后臺來配合。

產品的更新和升級需要產品經理來配合,但我們產品經理做研發(fā)出身的不多。而產品和服務是需要大量技術背景的,我們希望的產品經理是非常資深的,做過前端、后端開發(fā)的技術研發(fā)人員晉升而來。

好的產品最好交到一個有技術能力、有經驗的人員手上,這樣會讓大家更加放心。如果產品經理不合格,讓很多兄弟陪著干,結果就會發(fā)現方向錯誤是非常浪費和挫傷團隊士氣的。

2.口碑

做產品要做口碑就要關注高端用戶、意見領袖關注的方向。以前,我們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滿足大部分“小白”用戶的需求。但是現在來看,高端用戶的感受才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如何提升高端用戶的關注,這是在基礎功能比較好的情況下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郵件搜索、RSS聚合等,這些只有“很炫”的用戶在博客和論壇里面會提及,在有能力的情況下我們要保證。在產品已經成型的情況下,對待高端用戶的心態(tài)也要不一樣。比如允許用戶在我們的QQmail上使用別的郵箱。之前我們自己心里打著小九九,讓別人不方便使用外部郵箱地址,好使用我們的,但是這些小九九,高端用戶是看得出來的,所以要改掉,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的方便用戶。

個性化服務,并不是大眾化服務,也是要取得口碑的。

一個產品在沒有口碑的時候,不要濫用平臺。

如像IM(及時通訊)部門要求支持,投入營銷資源、要marketing(市場部門)聯系公關公司投放廣告,提廣告位要求等著人家砍,其實心里想著有一半也夠了。我們的產品經理精力好像分配得很好,50% 產品、30%營銷,當然,如果你在基礎環(huán)節(jié)控制得好,這樣當然可以。但多數情況下我們的人第一點都做不好。如果你的實力和勝算不到70%-80%,那么就把精力放在最核心的地方。當你的產品已經獲得良好口碑,處于上升期后再考慮這些。

產品經理要關注最最核心、能夠獲得用戶口碑的戰(zhàn)略點,如果這塊沒做透,結果只能是用戶過來,失望,再花更多的精力彌補,這是得不償失的。當用戶在自動增長(用戶會主動推薦朋友來使用我們的產品),就不要去打擾用戶,否則可能是好心辦壞事。這時,每做一件事情,每加一個東西都要很慎重的考慮,真的是有建設性地去增加產品的一個口碑。當用戶口碑壞掉后,再將用戶拉回來很難。

增加功能,在管理控制功能上也要有技巧。在核心功能做好后,常用功能是要逐步補齊的。

產品在局部、細小之處的創(chuàng)新需要永不滿足。作為一個有良好口碑的產品,每加一個功能都要考慮清楚,這個功能給10%的用戶帶來好感的時候是否會給90%的用戶帶來困惑。有沖突的時候要聰明,分情況避免。每個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覺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做產品開發(fā)的時候需要有較強的研發(fā)機制保證,這樣可以讓產品開發(fā)更加敏捷和快速。就算是大項目也要靈活。不能說等3個月后再給你東西看,這個時候競爭對手已經跑出去已經不知道有多遠了。

開發(fā)人員要用心來思考產品,而不是公事公辦的態(tài)度。你要知道用戶、同行會關注你的產品,在這種驅動下開發(fā)人員要有責任心去主動完成。不能說等到產品都做好了,流水線一樣送到面前再做。40-50%左右的產品最終體驗應是由開發(fā)人員決定的。產品人員不要嫉妒有些工作是是開發(fā)人員設計的,只有這樣才是團隊共同參與的。否則出來的產品一定會慢半拍。

運營式管理:敏感才能找到不足

關鍵詞:天天用

我們的產品不是單機版,不僅需要很強的用戶感和技術功底,更重要的是服務。我們要關注一些很復雜的內容,如架構、應用等,產品需要有更好的架構,這需要花很多精力,常態(tài)下可能看不出來,所以需要我們高層更多的從KPI上考慮。這很考驗功力,誰做的好,總辦領導是看得到的,好的設計架構不會手亂腳亂。如把核心的東西做成組件模塊分發(fā)。

發(fā)現產品的不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你的產品。

產品經理只有更敏感才能找出你產品的不足之處。我經常感到很奇怪,有的產品經理說找不出問題,我相信如果產品上線的時候你堅持使用三個月,問題是有限的,一天發(fā)現一個,解決掉,你就會慢慢逼近那個“很有口碑”的點。不要因為工作沒有技術含量就不去做,很多好的產品都是靠這個方法做出來的。我們的領導不僅僅要安排下面的人去做,一定要自己做。這些都不難,關鍵要堅持,心里一定要想著,這個周末不試,肯定出事,直到一個產品基本成型。

從哪個地方找問題?論壇、博客、RSS訂閱啊。高端用戶不屑于去論壇提出問題,我們的產品經理就要主動追出來,去查、去搜,然后主動和用戶接觸,解決,有些確實是用戶搞錯了,有些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產品經理心態(tài)要很好,希望用戶能找出問題我們再解決掉。哪怕再小的問題解決了也是完成一件大事。有些事情做了,見效很快。產品經理要關注多個方面,經常去看看運營,比如說你的產品慢,用戶不會管你的IDC(互聯網數據中心)差或者其他原因,只知道你的速度慢。

交互設計:做最挑剔的用戶

關鍵詞:細致

產品經理要把自己當一個挑剔的用戶。我們做產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內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見的一塊。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慮。規(guī)范到要讓用戶使用的舒服。要在感覺、觸覺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標少移動、可快速點到等等。

像郵箱的“返回”按鈕放在哪兒,放右邊還是左邊,大家要多琢磨,怎么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線測試。對同一個用戶發(fā)信,在此用戶有多個郵箱的情況下如何默認選最近用的一個賬號。這些需求都小,但你真正做出來了,用戶就會說好,雖然他未必能說出好在哪里。

產品的使用要符合用戶的習慣,如寫郵件的時候拷貝東西,更多人習慣用鍵盤來操作。雖然有些技術難度,但也可以解決,交互,對鼠標反饋的靈敏性,便捷性。

在設計上我們應該堅持幾點:

不強迫用戶。如點亮圖標,如QQmail,不為1%的需求騷擾99%的用戶。

操作便利。如QQ音樂,新舊列表,兩者都要兼顧到,如QQ影音的快捷播放,從圓形到方形,最后因為影響性能而放棄。

淡淡的美術,點到即止。如QQmail,QQmail在UI界面上的啟發(fā),不用太重也能做得很好。圖案和簡潔并不是一對矛盾體。

重點要突出,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齡化。

 

作者:馬化騰

來源:微信公眾號:創(chuàng)業(yè)家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創(chuàng)業(yè)家,作者@馬化騰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所以,非技術出身,還是不太行嗎?

    來自上海 回復
  2. tony總是能言簡意賅的表現出一個產品經理該有偏執(zhí)和態(tài)度

    來自廣東 回復
    1. 是pony,你說那個是鋼鐵俠。

      來自遼寧 回復
    2. 是是是,,,一不小心打錯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不過騰訊確實也有一個tony

      來自遼寧 回復
    4. tony是他們的cto

      來自上海 回復
    5. 是的。

      來自遼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