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產銷研”一體化,攻破B端大客戶
2023年9月9—10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聯合騰訊大講堂舉辦的【2023產品經理大會(北京站)】完美落幕??拼笥嶏w咨詢總監(jiān)/解決方案總監(jiān)李禮老師為我們帶來《打造“產銷研”一體化,攻破B端大客戶》為題的分享,本文為演講內容實錄。目前大會回放已上架,戳此購買,即可收看回放:https://996.pm/7gX2B
我曾做過產品、研發(fā)和銷售,目前在科大訊飛負責教育業(yè)務。因為過去15年里,我主要從事教育領域,所以案例分享會主要和教育行業(yè)相關。且在當下,我們已經從消費互聯網逐漸轉向產業(yè)互聯網,AI、數字化這兩大概念也十分火爆,在今年的分享內容里,這些領域也會有所涉及。
主要從5個方面切入:
- AI時代,未來已來——產業(yè)互聯網&行業(yè)數字化
- B端需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 以客戶為中心——產銷研一體產品解決方案構建
- 他山之石——教育行業(yè)數字化
- 成為專家——星辰大海中個人躍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打造“產銷研”一體化,攻破B端大客戶”,希望大家可以有新的體會和成長。
一、AI時代,未來已來——產業(yè)互聯網&行業(yè)數字化
目前,我們正處于烏卡時代。在科技革命、互聯網浪潮等因素的影響下,烏卡時代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個時代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精進,實現能力和認知的躍遷,并仔細考慮所堅持和努力的方向。
人類也在加速邁進智能化時代,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更是十分迅速。在未來,數字化將與各行各業(yè)的進步相融合,我們還可能走向萬物智能、萬物感知和萬物互聯的世界。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加要關注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技術,以及這類技術在行業(yè)領域中的應用場景,比如OTT、通信、媒資、銀行等,以及零售、汽車、公共安全、數字政府等,還有未來的新藍海與新賽道如建筑智能化、農業(yè)智能化……隨著技術涌入,這些行業(yè)都會得到技術的賦能。
人工智能領域也經歷了多輪起伏,國內更是迎來了“百模大戰(zhàn)”,所以我們也需要關注人工智能浪潮對業(yè)務、對個人素質所帶來的影響。
那么,智能涌現的AI系統可能會帶來哪些可以落地的價值?目前來看,它可能會改變信息獲取與分發(fā)的形式,改變內容生產與生成的方式,甚至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科研工作中的文獻綜述,生成故事,等等。
如果將其裝載在智能玩具中,它可能會是一個更聰明的陪伴機器人;若裝載在學校場景下的大屏中,它可能會是一個服務助手;如果將其與數字人結合,它可能可以變成一個專家級的虛擬助手,因為它可以顛覆手工編程方式;甚至它還可以是科研工作的加速器,比如我們當下就在和許多大學合作共建基于大模型的專業(yè)知識服務平臺。
同時我們還要關注“漣漪效應”,從農業(yè)時代、工業(yè)時代、到當下的數字化時代、智能時代,不同國家、群體所選擇的新技術都可能產生分流。其中,蒸汽機、內燃機和電力的應用帶來了第一次大分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第二次大分流,而現在,智能技術的出現可能帶來新的分流。所以在數字化時代中,我們要格外關注人工智能的作用與影響。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yè)互聯網、再到物聯網,在這樣的時代發(fā)展趨勢中,數字經濟的發(fā)展、產業(yè)數字化已成為大的趨勢。這個時候,產業(yè)轉型數字化成為引導整體進步的引擎之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到可能的發(fā)展趨勢與方向,比如云原生與分布化引領基礎架構變革、工業(yè)互聯網強化數字技術再融合、人工智能深化應用驅動產業(yè)再創(chuàng)新;包括信息安全、辦公協作方式變化、碳中和、元宇宙、Web3等新技術的出現,這些,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未來新方向。
所以,烏卡時代中,我們仍然能洞察到確定性,智能化與數字化轉型將是必然趨勢,跟著趨勢、甚至引領趨勢走,可能會為我們的業(yè)務進步帶來更多幫助。
二、B端需求——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需求是產品、服務、解決方案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我們分析、了解和滿足需求,并根據需求做方案、做產品、做設計,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和達成需求,實現商業(yè)價值、產品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需求這一概念是所有工作的核心。
同時,需求需要分層、分類、分場景,比如B端客戶的需求就有多種不同類型的需求,那么,針對不同需求,我們應當采用什么策略?尤其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帶來,所謂的“B端”又該如何理解?可以看看下面這張圖:
從全景圖中可以看到,需求可以分為國家級、城市級、行業(yè)級、企業(yè)級和個人級別的需求。
比如國家層面的需求可能更關注經濟發(fā)展、治理升級,城市層面的需求則關注民生治理、技術設施的完善,行業(yè)層面的需求可能關注行業(yè)變遷與進步,企業(yè)層面的需求則關注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家庭層面可能更關注智能體驗,個人層面則關注幸福感、安全感與獲得感?;旧希彝雍蛡€人層的需求相對偏向C端,其決策鏈短,標準產品大多可以解決。
而企業(yè)及以上層面的需求相對復雜,在數字化轉型中,這四大載體也有不同側重。
不同載體的數字化轉型還可以分為基礎信息化階段、應用數字化階段、全面系統化階段和智慧生態(tài)化階段:
當下,我們的數字化水平離智慧生態(tài)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大多數仍處于信息化到數字化的過渡階段,所以許多業(yè)務還未被數字化,這其中,就潛藏著數字技術的應用場景,產品人的產品、服務和方案也圍繞著不同層面的場景需求而展開,如國家數字化轉型:
城市數字化轉型則關注以人為本、建設智慧城市:
行業(yè)數字化轉型則關注產業(yè)優(yōu)化、規(guī)模增長:
企業(yè)數字化則關注發(fā)展、降本、增效與提質: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到,在復雜場景下,現在許多B端客戶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產品、服務組合成的解決方案。
所以在做方案、做產品組合時,我們應具備這樣的理念:
- 仰望星空——技術領先,頂層設計,對未來保持樂觀;
- 腳踏實地——方案落地,分步實施,可交付,可落地。
三、以客戶為中心——產銷研一體產品解決方案構建
從需求滿足的角度來看,客戶的痛點是“需”,客戶所求的是解決方案。那么,解決方案所構建的是什么?
個人認為,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滿足客戶復雜需求的產品能力,是針對客戶某些已經出現的或者可以預期的問題(技術、業(yè)務、管理等)、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能夠確保加以有效執(zhí)行。
從產品視角來看,產品更關注可以解決用戶什么樣的問題;而從解決方案視角來看,我們則更關注客戶的問題是否可以被解決。
那么,為什么要做產銷研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因為需求滿足需要許多前提與約束條件,比如是否可以獲得技術支持、是否可以盈利、是否有人力支持等。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法以應對約束條件。
以華為為例,華為是一個全流程型公司,它將所有的活動納入17個一級流程里面,這是我們可以借鑒的一種解決方案思路。
從業(yè)務角度來看,IPD、LTC、ITR構成了產銷研一體化的完整流程,比如IPD關注從業(yè)務分析到產品管理的過程,LTC關注解決方案,ITR則關注未來客戶長期成功,產銷研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實現了產品組合、服務變現和價值閉環(huán)的流程建設。
下圖所示為產銷研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協作模型,從商機、方案配置、預算評估,到招投標簽約、需求分析等流程,為基線產品開發(fā)流程。而非基線的項目可能就需要交付團隊做交付規(guī)劃。
售后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客戶”,從產品研發(fā)、解決方案、到售后服務、運營支持等環(huán)節(jié),要解決并服務好大客戶。
下圖所示為產品集成開發(fā)流程:
端到端也要做好需求管理,未來產銷研一體化的需求管理、運作流程,可能是產品團隊未來要發(fā)展的方向:
面對B端客戶一般有四類開發(fā)流程,分別為產品開發(fā)流程、定制項目流程、平臺開發(fā)流程和預研流程。不同流程又延伸出了不同路徑,而流程間的相互轉化,形成了產品管理、產品開發(fā)的整體流程。
在產銷研一體化中,IPD流程涉及到的角色有許多,這里便需要完整的流程和規(guī)范的運作,來讓不同崗位與角色更好地聯合在一起。
比如在客戶界面中由“鐵三角”執(zhí)行L2C流程,建立以CC3為核心的項目團隊,端到端地負責項目運作:
比如在服務界面中執(zhí)行ITR流程,以保證客戶滿意,確保產生第二波價值:
在產銷研一體化流程中還存在著RACI職責矩陣,有多個角色針對大型項目協同運作。
綜上,單一的產品很容易被競品替代,充滿個性化的解決方案難以替代。
四、他山之石——教育行業(yè)數字
國內的教育行業(yè)規(guī)模龐大、人數眾多、需求復雜、變革緩慢。而社會的變革、產業(yè)的轉型與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教育轉型與發(fā)展的需求。
那么在這樣的需求下,轉型究竟轉的是什么?是平臺主體、資源、數據和場景。轉的路徑又是什么?從教室延伸至校園,整體來看,是用新技術逐漸實現流程改造的過程。而教育轉型的目標則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所以數字校園建設是全國所有學校信息化的核心任務。但大多數老師、學生與家長都對學校的服務數字化有所不滿。怎么解決這種情況?先來看釘釘做數字校園時所觀察到的校園信息化建設常見問題:
- 項目交付之日便是功能鎖定之時,少有更新,沒有活力;
- 獲得和接入第三方新應用成本很高,缺少開放性;
- 業(yè)務流程一旦確定幾乎無法再做調整,缺少靈活性;
- 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新需求很少被響應,缺乏延展性;
- 應用間的數據是割裂的,無法產生更大的價值,缺少深度協同。
以往教育項目的開發(fā)方式大多選擇購買標品SaaS,或者定制化開發(fā),但問題仍然存在。那怎么打造更好的智慧教育平臺?我們認為好的平臺應當具備這些能力:普惠、在線、可生長、數字驅動?;诖?,釘釘做了這些事情:
普惠:每所學校都買得起,用得起,60分數字校園;
在線:局校家?guī)熒y一在線,一個終端,一張網;
可生長:教育版宜搭——托拉拽快速搭建各種管理應用;
數據驅動——校園數據平臺,打造教育大腦;將有效的數據資產和數據要素在“大腦”上呈現出來。
綜合前面的幾項能力,我們搭建了校園釘,基于釘釘這一基礎平臺,加上中間層的低代碼應用搭建平臺,集成數據、溝通協作、在線上課/開會等能力,外加管理場景與數據大屏等,構建了既是校園信息網絡及可信安全基礎設施、校園平臺體系及數字資源基礎設施、又是校園創(chuàng)新應用及智慧校園基礎設施的方案,這套方案可以和其他管理系統、公共系統互聯互通,是一套面向復雜需求、復雜場景、多位角色的解決方案。
五、成為專家——星辰大海中個人躍遷
未來,希望我們可以通過對行業(yè)、對產業(yè)、對需求、對客戶的理解,做好產銷研一體化的運作,成為產品解決方案專家:
- 文能方案定項目,武能社交做商務,陣前實施無人敵,卸甲熟透全產品;
- 上得了講臺,下得了機房,打得過用戶,斗得過友商;
- 方案大牛,產品之神,技術爸爸,討債利器。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需要多學業(yè)務、了解客戶需求,成為客戶眼中真正的專家,做到業(yè)務上的“博”、技術上的“精”、與產品上的“專”。
也希望我們可以成為具備BEDOOR能力模型的角色,集品牌塑造者、中高層解決方案戰(zhàn)略對話特使、客戶解決方案需求代言人、市場機會挖掘者、市場策劃及售前項目策劃者、資源協調整合者等角色于一身。
具體來看,怎么做好解決方案、實現職業(yè)成長?可以分為四步:
- 第一步,做最基礎的售前或者方案;可以很好地講清楚標準產品;
- 第二步,內外兼修,接觸客戶、了解客戶需求,可以根據定制需求為客戶提供配置型方案;
- 第三步,懂客戶、懂需求、懂產品、懂技術,讓客戶覺得我們是真正的專家;
- 第四步,成為行業(yè)中最頂級的專家,負責項目操盤。
而在未來,我們如果想做好產銷研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架構師、攻破B端大客戶,我們還需要具備熱情、自信、主動、專業(yè)、敬業(yè)、努力等特質,要有付出、團隊、責任、奉獻、產品、服務等意識和態(tài)度。其實,沒有絕對做不成的項目,客戶會信任想做事情的人,客戶會信任愿意付出一切,把事情做好的人。
而我們,就是這樣的一群人。
最后送給大家?guī)拙湓挘?/p>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大會直播回放
目前大會回放已上架,戳此購買,即可收看回放:https://996.pm/7gX2B
本文為【2023年產品經理大會(北京站)】 現場分享整理內容,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Norah 整理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大會現場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