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打響無限戰(zhàn)爭

氫消費
0 評論 4677 瀏覽 10 收藏 16 分鐘

去年9月在海外上線的跨境電商平臺Temu,自出現(xiàn)以來,便借著低價策略、物流優(yōu)勢等因素,在海外正式打響了名號,目前來看,Temu也在嘗試著跨越和征服更多市場。那么,如何解讀Temu海外擴張的局面和背后策略?一起來看看作者的分析。

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臺Temu自2022年9月1日上線以來,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歐美。當國內都在討論互聯(lián)網企業(yè)出海歐美“水土不服”時,Temu卻用實力證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根據電子商務數據公司“市場脈搏”的數據,僅剛過去一個月時間,Temu就成為了全美下載次數最多的購物APP,超過了本地巨頭亞馬遜河、沃爾瑪。此后Temu在美國及加拿大的數據也在一路飆升。

正當所有人都以為美國是Temu的歸宿時,最新消息顯示, Temu又要在3月25日登陸英國,而這也是繼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之后,Temu進入的又一個市場。

Temu的“野心”不只如此,按照Temu母公司拼多多的戰(zhàn)略和打法,其后續(xù)還會上線更多歐洲地區(qū)市場。同時也考慮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擴張。

一、Temu全球無限擴張背后的一盤大棋

毫無疑問,Temu登陸美洲,是去年下半年電商圈里最大的消息。

這一點可以從號稱有著美版拼多多之稱的Wish開始,Temu的到來,給Wish上演了一出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版拼多多,對于Wish來說,和Temu相比,顯然還不夠“拼”。

這一點可以從Wish財報佐證,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Wish四季度平臺營收為1.23億美元,相比第三季度降速放緩,環(huán)比下降2%,趨于平穩(wěn)態(tài)勢。從全年運營情況來看,2022年平臺營收僅僅為5.72億美元。

官方數據顯示,Temu上線一個多月時,跨境業(yè)務的日均GMV已突破150萬美元,入駐商家數量近3萬個,SKU達到30萬-40萬,涵蓋24個一級類目。

作為此前北美最大的移動購物平臺,Wish的宣傳口號為“Bargains Made Fun, Discovery Made Easy(快樂砍價,輕松搜品)”;而Temu的口號則是“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

同樣主打性價比的電商平臺,和Wish相比,Temu的成功或許正是因為避開了Wish踩過的“坑”。

Temu雖然也采取低價策略征戰(zhàn)市場,有不少活動甚至就是為了拉新而準備的,比如“1美分選1”“新用戶首單優(yōu)惠30%”等優(yōu)惠活動,但和Wish不同,Temu配備了專門的品控、質檢團隊,和此前在國內“拼一刀”的拼多多不同,Temu并沒有在評論區(qū)出現(xiàn)明顯的關于山寨、低質等大量批評。

此外,Wish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還有商品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在收貨后會發(fā)現(xiàn)貨不對版,或者根本沒有發(fā)貨。

而Temu的做法是提高選品門檻。公開報道顯示,平臺的某些品類甚至要求商家把樣品寄到廣州番禺的Temu辦公室,由員工審核樣品通過后再備貨到轉運倉。

另外Temu在物流方面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如果商家因為備貨不足或別的原因導致送貨不及時,商品會被平臺下架,同時Temu也會對收貨延遲的消費者給予全額退款的補償。

簡單理解,Temu憑借著對Wish經驗的學習,實現(xiàn)了平價與質量的微妙平衡,走出了一條與Wish完全不同的道路。這也反過來讓Wish見識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國版拼多多”真正的樣子。

可以說,Temu以極其快速的方式,打了美國本土電商一個措手不及。不過,按照國內拼多多的商業(yè)模式和運營邏輯——先發(fā)展起來,“做大做強”,“掃除前進道路上的一切絆腳石”,或許Wish是第一個,但絕對不會是最后一個;自后美國消費者被收割、各種拼的時代,或許也為期不遠了。全球市場也如是。

二、正面狙擊亞馬遜,海外全面卷起

哪里有中國品牌,哪里就有中國電商平臺,如前所述,Temu進軍美國、加拿大完全是國內電商發(fā)展的“溢出”,卷到北美去,卷到歐洲去,才是電商平臺的“出路”。

電商圈子有那么一句亙古不變的話,品牌出海想要成功,日美歐是必選之地。Temu在北美市場取得的成功和正向反饋之后,將會更敢于采用超級閃電戰(zhàn)來占領市場、超越對手了。

事實上,Temu自去年9月登陸美加之日,主打歐洲市場的中國商家們就期盼著這位電商圈子里的“小米”能有朝一日席卷歐洲大陸;或許,連Temu自己都沒預料到這個時間會是這么之速度。

3月25日,Temu正式將歐洲第一站選定在英國,據《南華早報》報道,為了吸引更多賣家入駐,新站登陸后,Temu將免除平臺所有賣家的銷售傭金和押金費用。

電商圈都知道,英國是全球第三大電商市場,雖然經歷了脫歐,但仍然保持一個穩(wěn)定的增速。除了亞馬遜、eBay等知名的電商平臺,英國有不少本土電商平臺也是表現(xiàn)亮眼的。

根據 Similarweb數據顯示,在Temu和TikTok Shop未到來之前,英國消費者最喜歡的電商平臺分別是亞馬遜、eBay、Argos和Asos,其中亞馬遜英國站和全球站的流量總共為 57.44%,占英國電商平臺流量近一半。

不過隨著2021年4月TikTok Shop在英國推出、3月Temu襲來,英國電商的市場份額肯定會發(fā)生變化;而從Temu本身來看,似乎就是錨定了亞馬遜在歐洲各國的市場份額。

在低價策略的人性背后,Temu似乎取得歐洲的成功是必然。據業(yè)內人士透露,英國站點的上線僅僅是一個開始,其他歐洲國家的站點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除上述闡釋的錨定亞馬遜歐洲市場份額之外,或許受沖擊最大的是當地的電商平臺,這一點如波蘭的Allegro、法國的Fnac、西班牙的El Corte Ingles……

不過,按照Temu的擴張效率,其成為歐洲跨境電商巨頭指日可待。但通過低價策略敲開了海外市場的大門之后,未來還需要營造更醒目和更具市場價值的標簽。

追求低價是人類的天性,但是顯然歐洲消費者智商也在線,按照拼多多國內的老套路在海外運營Temu的思路顯然不會取得長期發(fā)展,好物低價才是硬道理。

事實上,Temu的問題也正在顯現(xiàn)。根據“敏哥跨境記”的報道,此前多個Temu的招商經理發(fā)布一則倉庫停止收貨的通知:“所有新品停止上新、所有商品停止補貨、JIT商品全部下架,并且從3月15日下午開始,所有未發(fā)貨備貨單作廢,未及時點發(fā)貨的已發(fā)貨產品可能無法入庫。”

Temu打響全球“內卷”無限戰(zhàn)爭

這一舉措讓商家抱怨連連,消費者也有很多不滿,很顯然Temu的物流建設并沒有跟上Temu的擴張速度。許多消費者還反映稱,Temu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發(fā)貨速度緩慢、售后服務不完善等問題等。

筆者從多名賣家那里了解到,目前低價是Temu的策略之一,在快速擴招階段,抓大放小,并不能兼顧各個方面。不過從長遠來看,低價劣質的產品不被用戶認可導致低分而下架或不推流,結果還是賣不出去,從而更換供應商。對于供應商而言,可能要更注重提供價格有優(yōu)勢的優(yōu)質產品,或差異化產品才是王道。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國內電商平臺出海,帶出去的不單單是運營策略,還有無限的“內卷”,Temu極致的卷法,讓賣家無法適應,最終勝出的產品很有可能都沒有利潤。

三、打響供應鏈和物流“挖墻角”之戰(zhàn)

跨境電商始于供應鏈,終于物流。

先說供應鏈,眾所周知,拼多多向來不以供應鏈見長,這點在Temu上也一樣得到體現(xiàn),相比國內電商的供貨調配,在海外Temu的供應鏈管理難度只會比國內要求更高。

在殘酷的商業(yè)世界里新帝登基總是和舊王退位同時發(fā)生,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Temu大肆攻城略地的時候,上一代跨境電商頂流SHEIN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快速超越對手的辦法之一就是拉攏對手的團隊——在人才招募方面,根據拼多多官方放出的招聘信息來看,Temu和供應鏈相關的職位工作地點大多位于SHEIN的大本營廣州,運營總部則設在了隔壁深圳,針對性相當明顯。

拼多多深知,SHEIN在跨境行業(yè)多年,又長期扎根廣州這個快時尚行業(yè)的重要生產基地,供應商資源十分豐富。為了快速提升實力、壯大團隊,Temu只能拿出非常規(guī)手段。

此前有網友在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爆料,SHEIN的供應鏈管理、買手、招商經理等熱門崗位的員工遭到拼多多大面積挖角。

不僅如此,此前SHEIN將Temu告上了美國法庭,原因是Temu涉嫌冒充SHEIN在社媒平臺進行營銷,并讓社媒影響者拉踩后者。

而在供應商層面,Temu一如既往的延續(xù)了拼多多一貫粗暴做法:低門檻圈進來,之后再關門。實際上,為了吸引商家進駐,Temu設置了非常“友好”的準入門檻。

官網顯示:申請對象為全體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注冊的個體工商戶、非品牌店及在中國香港地區(qū)注冊的非品牌店,并推出零入駐費、加速審核等一系列策略??梢姼偁幍陌谉峄?。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物流——跨境電商發(fā)展的核心鏈條,同時也是目前制約跨境電商發(fā)展的主要瓶頸。相關數據顯示,跨境電商物流費用在整個跨境電商的成本通常占到交易額的 20%-30%,而國內電商物流成本率僅在5%以內。

Temu能保持低價,也絕對離不開物流的優(yōu)勢。

Temu從2022年12月就開始不再承擔部分商家的頭程運費。這只是整個跨境物流過程中成本最小的一部分。具體做法是:Temu商家需要先把貨物發(fā)到廣州倉(頭程),再由平臺統(tǒng)一配送,這和SHEIN類似。

而這也解釋了拼多多為何不惜代價也要挖SHEIN墻角的原因。

不僅如此,跨境運輸環(huán)節(jié)Temu主要采用跨境直郵的方式,與極兔國際、云途等國內第三方快遞服務商合作進行跨境物流運送;前者的業(yè)務涵蓋電商小包、國內倉儲、傳統(tǒng)貨代、FBA、海外倉儲;后者則聚焦跨境專線小包、跨境美國專線、日本專線、歐洲專線物流。

無疑,Temu正是看中了極兔國際的電商小包和海外倉儲業(yè)務以及云途的專線物流;畢竟在世界上,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一英里)都是頭疼的問題,得消費者體驗得口碑,拼多多深諳此道、Temu也一樣。

再結合寄售的模式來看,北美消費者下單后,只需5到7天就可以收到快遞,亞馬遜寄售模式的FBA物流時效是2到4天,而SHEIN是從國內直發(fā),時效性更差,8到12天不等,最晚15天可以收到貨物,Temu的派送時間正好介于亞馬遜和SHEIN之間。這一點也是其在北美贏得消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實際上,當Temu進軍北美、澳洲、歐洲市場之時,就已經宣布全面打響國內跨境電商平臺海外“廝殺”的無限戰(zhàn)爭。

Temu放棄了自建物流、不觸碰自營等重資產模式,也使得其在服務建設上投入相對較少的資金,和國內拼多多的運營模式一樣,Temu會將更多成本投入在如何獲取新增用戶、“砍一刀”的折扣促銷套路中。

至于基礎設施服務建設的夯實,這對于拼多多來說,只是停留在新聞宣傳層面的故事,對于Temu來說,眼下如何狙擊同行、讓自己少一個對手、多一些賺錢的策略是當務之急,至于基建和服務則是更遙遠的事了。

參考資料:

[1]Wish月活跌至新低,Temu趁勢崛起,跨境焦點

作者:石聞天

原文標題:Temu打響全球“內卷”無限戰(zhàn)爭

來源公眾號:氫消費(ID:HQingXiaoFei),新消費,新空間,新青年。冷靜觀察,理性熱愛。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氫消費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5227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现在业内很多人都强调产品思维,但它到底是什么?又有何用武之地呢?
专题
1361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教育+AI的思考。
专题
1476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SaaS平台产品架构设计。
专题
43445人已学习16篇文章
设计库存、财务、退换货流程时不用一个头两个大了。
专题
1313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搜索策略产品经理必读系列。
专题
13552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打造用户“上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