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蛋的優(yōu)秀作品集究竟長什么樣?

UX小學
6 評論 12822 瀏覽 155 收藏 35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費勁心思做了作品集卻石沉大海,不是你的能力不行,可能是作品集的思路很糟糕。

恰好這段時間是跳槽季,因此想了很久,寫下這篇如何做作品集的文章。希望對那些正在找工作,或者打算看新機會的產(chǎn)品設計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投作品集后渺無音訊

很多同學經(jīng)常會碰到這種情況,作品集做好了,簡歷也投遞了,但是卻一個面試的電話都接不到。其實是因為行業(yè)已經(jīng)逐漸飽和,但行業(yè)新涌入進來的人數(shù)沒有因此而變少。

一個產(chǎn)品設計崗位,往往能收到幾百份簡歷,因此投遞作品集后,被篩選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投了很多個崗位后,依然沒有動靜,甚至連面試電話都沒接到,其實這個時候,就不再建議繼續(xù)投遞新的崗位了,因此每投遞一次新崗位,就等于浪費了一次新的機會。

這時候更需要自我思考一下,總結是否自己作品集哪里出了問題?

最關鍵的是,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集,是否有資本能在幾十封甚至幾百封簡歷作品集里脫穎而出?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事實上,行業(yè)競爭人數(shù)太多了,無論是找新工作還是晉升,作品集的準備相關重要。其最終質量會直接影響你是否脫穎而出,進入面試環(huán)節(jié),甚至影響你到你能拿多少錢,后面的生活質量水平。

大部分人的作品集都很糟糕

前段時間幫助團隊招聘,收到將近份一百份設計師的簡歷。雖然每位求職者都很真誠,在郵件里也寫了很多真誠的話語,但實際看來,也僅僅有不到十份作品集,能勉強稱的上是作品集,而且基本出自于大廠設計師之手。

其它的不管學歷好的也好,插畫牛逼的也好,大部分都是生搬硬套,模板搭建,配上一些產(chǎn)品說明文檔,毫無設計思路;甚至還有網(wǎng)上扒圖片貼自己作品集里的,不能不說這是行業(yè)的悲哀。

其中有個令我詫異的是,有個小伙子比較年輕,學歷牛逼,畫畫基本功也很踏實,但作品集簡直一塌糊涂,于是我就打電話溝通了下,問了下他作品里面的一些設計思路跟理念。

本來不抱有太大希望,但一聊卻發(fā)現(xiàn)挺有意思,很多地方有自己的思路跟見解;但作品集中,都沒有體現(xiàn)。如果只是按照那份作品集,我是不可能讓他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的。

最后我問了下,為什么你的作品集里要放這些內容。這小伙子也比較真誠,直接告訴我,之前不知道怎么做作品集,在一些設計交流群里面,總能看到一些別人的作品集;于是他就從這些作品集中選取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模塊,將思路東搬西湊運用到自己的作品集里來,堆了很多內容;從表面上看起來很高大上,顯得自己啥都會,能力精通。

想法是很美好的,但最終結果可能是面試機會都拿不到。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實際上,我們最希望看到你展現(xiàn)的,是你在其中參與的設計思路、對產(chǎn)品設計理念以及最終下決策的推導過程。像流程圖、PRD文檔之類的,更像是給開發(fā)小哥看的;話說回來,就算是PRD文檔,邏輯也會比這個清晰的多。

作品集的標準格式

前戲略長,這里也不再啰嗦,咱們直接進入正題,作者曾幫助過很多小伙伴,拿到過一線大廠的Offer,其中不乏有優(yōu)秀的小伙伴短時內同時拿到阿里跟騰訊的Offer。

那么接下來,就一起來來看看,那些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集,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生產(chǎn)的吧。

制作作品集的高效率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最基本的事兒,咱們做作品集的工具要準備好。除了要有基本的Word要準備好外,推薦使用Keynote+Sketch+PS。當然,其中的主力主要還是Sketch跟Keynote。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可能有小伙伴有疑問,為什么要用Keynote,不用AI或者其它工具。主要是因為Keynote是最方便的演示工具,圖表功能齊全,而且方便向他人展示。其次,Keynote導出的PDF體積小,兼容性更高,打開速度快,你的作品集能夠得到更高的曝光機會;這樣面試官能有更多的時間去看你的作品集。

沒有Mac電腦的同學,可以用PS配合Office PowerPoint來完成自己的作品集,盡量讓自己作品集的格式較為通用,打開傳輸較為方便。

作品集的格式(非常重要)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導出的作品集最好是一份 PDF 配合上一份 WORD版簡歷

這里提一下為什么要用PDF,剛剛說了,面試官沒有大量的時間來慢慢欣賞你的作品集。PDF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小、使用最方便、打開速度最快的閱讀器,而且支持矢量,你的作品集不會出現(xiàn)被壓縮及失真的現(xiàn)象,且利于后面的整理及保存。

外加一份Word的原因是方便招聘人員能快速了解到你的基本信息,利于將你錄入系統(tǒng)安排面試,提高整體的面試效率。如果是會一些特殊技能的設計師,如動效及編碼,可以在作品集里適當放入一些線上地址,方便面試官能看到你的全面技能。

另外外網(wǎng)地址,需要慎重,因為不是所有的面試官都能順利訪問外網(wǎng),這里推薦有特殊需求的設計師使用「語雀」,筆者親測,比較方便。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作品集的大小(非常重要)

這里要特別說一點,PDF的作品集最好保持在10M以內,Word只放基本信息最好不要放圖,因為像阿里巴巴及很多大公司的招聘系統(tǒng),附件的最大容量也就是10M。

其次,你的作品集越大,面試官下載打開的時間也就越長,幾百份作品集,面試官沒那么多時間來仔細閱讀每份作品集;你的作品集越小,也就意味著你作品集被打開的機會比別人要更勝一籌。所以,前面我推薦大家使用Keynote,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免費的PDF在線壓縮工具smallpdf,親測有效,百度上搜索一下Smallpdf就能搜到,一份幾十M的PDF能直接壓縮到幾M大小,非常方便。

命名方面,也可以簡單一些,姓名+崗位就可以,如“王二蛋視覺作品集.pdf”“王二蛋簡歷.Word”“張全蛋交互作品集.pdf”“張全蛋簡歷.Word”,原則上來說命名越簡單清晰越好。

作品集的框架結構

在設計作品集前,首先要理清自己的定義跟價值點,自己的核心價值在哪,哪塊能力特別突出,心里要比任何一個人都要清楚。

當然,作品集里也不能只放一些自己特別擅長的,這樣較為片面,面試官無法綜合評估你的能力也是不行的。

設計師能力的評估方式

說到國內的設計師千千萬,那么這些面試官,究竟是怎么去評估每個來應聘人選的具體能力的,包括安排是否要下一步面試呢?

其實能在最短時間內拿到信息的,還是通過應聘者的作品集,不同崗位的作品集,或許內容與形式都不太一樣,但其對于設計團隊而言,考核人才是否優(yōu)秀的方式都是相通的,都會全盤綜合全面考慮,不會單點去看。

僅從專業(yè)層面來衡量一個人是否適合這個崗位,風險度是極高的。因此在應聘者的作品集里,只看到了視覺的作品,哪怕視覺再精致,效再優(yōu)美,僅憑這幾點,想最終拿到Offer其實是不夠的。

那么在設計類人才里,有哪些能力是較為通用的呢?

按照目前各大廠對于設計師的Job Model ,設計類人才的能力可以按照通用素質、專業(yè)知識技能、團隊影響力三方面來衡量。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通用素質其實就是評價一個人才的綜合能力,其中包括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執(zhí)行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

而專業(yè)能力,一方面是專業(yè)的基本功以及對于整個設計行業(yè)的知識儲備,另外一個就是設計的方法,包括如何有效的去做設計定位、設計實施以及最后的設計復盤。

影響力其實比較好理解,就是你在整個團隊的影響力,包括你對團隊的方法論輸出、知識輸出以及你在團隊里發(fā)揮的作用,這塊主要體現(xiàn)的是知識的分享傳承能力。

因此按照這幾塊,大家在評價設計師就會有個較為統(tǒng)一的標準,具體可按以下雷達圖示例。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在規(guī)模較大的設計團隊,管理設計師時,也會根據(jù)設計師的能力,按照 Job Model 進行分級。比如騰訊的T1、T2普通設計師、T3高級設計師及T4的設計專家。

從表面上看,雖然每個級別數(shù)字差異不大,但是對應要求的能力,卻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就與修仙小說里面的升級差不多,每跨一級的能力都會有很大的變化。能拿到T3以上的,基本都是人中龍鳳,精英中的精英了,年薪百萬不在話下。

其次,不同級別的設計師,Job Model 對應的要求也不一樣,比如像工作兩三年的設計師,往往會更考驗對于專業(yè)本身的理解,考驗基本功。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而到了工作五六年及以上的資深設計師,除了專業(yè)能力需要非常突出外,綜合能力也是有較高的要求,知識儲備及行業(yè)洞察也是考核中不可或缺的幾個點。所以,按照能力雷達圖,資深設計師的最低招聘要求可能就是以下這些,只有達到了這個標準,才能應聘進相應的崗位。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擔心有些同學這里理解不懂,因此下面簡單闡述一下Job Model里面定義的能力:

  • 溝通能力:有效傳達思想、觀念、信息,把握對方意圖,說服別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做法。
  • 解決問題能力:通過邏輯思維,借鑒相關經(jīng)驗,運用工具及方法,及時并有效確定、分析問題,并達成最佳的解決方案。
  • 執(zhí)行力:完成預定目標及任務的能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方式方法,完成任務的程度。
  • 項目管理能力:通過流程規(guī)劃、時程安排、任務和人員的管理以及資源的整合運用,順利達成項目目標。
  • 設計知識:對專業(yè)領域相關知識和信息的了解。
  • 行業(yè)知識:對從事行業(yè)的領域的知識和信息的了解。設計定位:分析并梳理產(chǎn)品需求,確立產(chǎn)品定位,分解任務,把握整體方向。
  • 設計實施:利用工具、方法、流程等,完成既定的設計目標及任務,包括推動設計效率的提升,過程中的有效創(chuàng)新。
  • 設計總結:對設計過程的信息進行有意識的總結提煉,形成可供分享的階段性經(jīng)驗及成果案例,形成可復制的設計經(jīng)驗及模式。
  • 方法論建設:從工作積累中不斷總結提煉,形成普遍性解決方案,起到指導及示范性作用,并加以推廣應用。
  • 知識傳承:主動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信息、資源信息,能通過交流、培訓等形式分享,以期共同提高。
  • 人才培養(yǎng):在工作中主動幫助他人提升專業(yè)能力或者提供發(fā)展機會,幫助他人的學習與進步。

說了這么多,相信小伙伴們心里也有數(shù)了。所以在做作品集之前,就需要考慮下,自己的這些能力,怎么通過作品集來體現(xiàn),作品集里的內容怎么才能把這些點全部涵蓋到,如何讓面試官看完我的作品集就能知道,原來我是個能力都很強的資深設計師。

剛剛有說到,隨著資本寒冬的加劇,后面招聘的崗位,要求Level只會越來越高,崗位競爭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這也代表著,你的作品集需將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執(zhí)行力、項目管理能力、設計知識、行業(yè)知識、設計定位、設計實施、設計總結、方法論建設、知識傳承、人才培養(yǎng)這些因子全部體現(xiàn),才有機會拿到Offer。

那些只放了一些視覺或者插畫以及放了一堆線框圖的同學,面試沒通過,也許不是你能力不行,可能真的只是你的作品集沒做好。

作品集基本結構

前面鋪墊了那么多,真正的干貨馬上來了。

咱們就以實際案例來看,優(yōu)秀的作品集應該怎么做。

首先作品集的頁數(shù),其實不宜太少,但是也不宜太多。工作經(jīng)驗少些的,大概30-40P左右;工作經(jīng)歷豐富的老司機,可能需要50-70P。每P的內容也不用太多,簡單清晰易懂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同學為了體現(xiàn)自己做了很多項目,把很多年前的作品也貼進來了;但其實那個時候的作品風格已經(jīng)過時,也不是你的巔峰水平,所以這個對你而言是減分項,拉低整個作品集的質量。

真正好的作品集,項目的數(shù)量不用太多,放2-3個你覺得能體現(xiàn)你巔峰能力的作品就可以。雖然項目數(shù)量可以不用太多,但每個項目需要講透徹,作品價值需要敘述完整,設計推導思路需要重點體現(xiàn)。

這里給大家舉個比較實際的案例,方便大家理解。

王二蛋現(xiàn)在是一名工作了三年的設計師,現(xiàn)在他們公司發(fā)展狀況不佳。于是他想看看新的機會,因此他精選準備了一份作品集;可能因為運氣好,作品集一發(fā),立馬就被各大廠面試官看上了。

所以,咱們就從王二蛋跟他的面試官的視角來看看,王二蛋是用什么樣的思路來做作品集的,以及面試官如何從二蛋的作品集里看出他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執(zhí)行力、項目管理能力、設計知識、行業(yè)知識、設計定位、設計實施、設計總結、方法論建設、知識傳承以及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

1)封面

王二蛋的封面做的很簡潔,只有基本信息。他的面試官很喜歡,不需要那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2)基本信息

二蛋一共換了三份工作,這里他簡單寫了下三份工作都是干嘛的,著重講了下自己的年齡學歷以及籍貫等。這里的內容主要是讓他的面試官快速了解他以往的簡單經(jīng)歷跟他的基礎信息,不需要個性化的信息。

很多同學這頁信息還放了軟件技能的百分比圖,面試官看到后直接PASS掉了;另外還有很多同學干脆這頁都沒有,這下好了,面試官連后面的都不看了。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3)項目介紹

二蛋的項目介紹寫的是最詳細的,因為這個會直接影響到面試官對二蛋能力的判斷以及后續(xù)的面試安排。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首先他簡單講了下他之前這個項目的基礎背景,面試官立馬知道這個項目大概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了,而且有依據(jù),這立馬給面試官留下了好的第一印象。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其次,二蛋放了脫密后的體驗數(shù)據(jù),比如UV、PV的百分比啥的。為了保護他現(xiàn)有公司的數(shù)據(jù)安全,他并沒有放真實的數(shù)據(jù),只是放了個參考,職業(yè)節(jié)操還是要有的。這點其實主要是與項目背景結合,讓面試官整體了解一下基礎情況,不用刻意較真。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接著他放了基于數(shù)據(jù)后挖掘的一些體驗問題,面試官看到這個后,眼前一亮,心想:這人感覺不錯,有理有據(jù)的,還能有自己的洞察跟見解,不是一個只會純執(zhí)行的設計師。

在面試官看來,單純的執(zhí)行設計師未來被行業(yè)淘汰掉是必然的。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根據(jù)面臨的問題,二蛋又將競品分析進行了整理,并分析了用戶目標痛點與用戶實際需求。這些能幫助二蛋解決實際上的設計問題,最后二蛋根據(jù)這些推導出了最終的一些結論;而這些結論,與之前面臨的問題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性。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最后,二蛋放了幾張根據(jù)這些結論,制定的體驗策略大圖,瞬間讓面試官頭皮發(fā)麻。

這里要注意的是,二蛋放的是體驗策略,并不是純業(yè)務執(zhí)行策略,因為體驗是獨立于業(yè)務,二蛋講的是如何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制定有效的體驗策略,幫助業(yè)務與用戶建立彼此強有力的連接,從業(yè)務角度跟用戶角度都有非常高的價值。除了體驗大圖外,二蛋還放了策略制定后與之前的用戶心智對比圖,著重講了項目改版后,對用用戶而言,差異點是什么,為項目帶來了多大的價值提升。

面試官看到后: ??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看完這些,二蛋的面試官心想,這小伙子基本是我的人了,就是沒看到他的設計到底做成啥樣,要是我招個人只會長篇大論,不會做設計怎么辦。于是他接著往下看,看看二蛋后面放了些什么。

沒想到接下來王二蛋放的是了一大堆關于視覺方面的作品,將最能體現(xiàn)他視覺牛逼的作品都放了,絲毫不拖泥帶水。看到王二蛋的視覺稿,面試官松了一口氣,原來二蛋的視覺也很驚艷,而且還著重介紹了設計方面的亮點,以及視覺的推導思路,看到這個面試官覺得整個視覺也很符合產(chǎn)品的定位。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最后二蛋視覺作品放完后,他補充了項目上線后取得的一些結果,包括用戶的原聲以及業(yè)務因為改版后,拿到了多少更高的價值。最后他根據(jù)這些結果,又全部復盤了一遍,總結了這個項目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功,我在里面到底發(fā)揮了多少的作用,包括這個項目的成功經(jīng)驗,是否可以復制到其它項目中去,二蛋也仔細分析了一下,把這些講得很完整。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按照這個思路,二蛋一共放了兩個項目。

通過介紹這兩個項目,面試官分別看到了二蛋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執(zhí)行力、項目管理能力、設計知識、行業(yè)知識、設計定位、設計實施以及設計總結能力。

面試官對二蛋很滿意,不過總感覺還缺了點什么,于是他接著看下去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面試官看完這些,才想到:原來是二蛋的專業(yè)能力!前面都是講項目的,這里講的是二蛋在專業(yè)層面上深耕的領域,包括二蛋平時的研究跟分享,以及二蛋的方法論建設,這里都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面試官對二蛋很滿意,準備約面試,不過他看到作品集還沒看完,于是再繼續(xù)看了下去。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最后王二蛋放了一些關于二蛋本身影響力的介紹,以及二蛋在團隊中如何把自己打造成標桿人物,這個會直接影響到面試官對二蛋的最終的定級定位。

面試官看完這些,心想:這人確實不錯,如果不招到團隊來,會立馬損失一個人才。

溝通幾輪后,二蛋成功拿到了心儀的Offer。

作品集思路梳理總結

文章末尾,咱們再整體回顧一下:

一份好的作品集,是需要體現(xiàn)你的綜合能力的,其中包括Job model里面所體現(xiàn)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執(zhí)行力、項目管理能力、設計知識、行業(yè)知識、設計定位、設計實施、設計總結、方法論建設、知識傳承、人才培養(yǎng)能力。

如果大家對Job Model感興趣,我后面再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講講Job Model是怎么被定義出來的,這里不單獨拆開繼續(xù)復述了。

最后,雖然不同崗位的設計師的專業(yè)技能都不太一樣,但設計的價值都是相同的。大多數(shù)同學經(jīng)常容易犯的一個誤區(qū)就是在作品集里放入大雜燴,缺乏設計理念及設計深度,因此自然價值也有限,停留于表象。

所以,設計作品集之前,搭好自己作品集的框架才是最重要的,先想好自己適合什么樣的框架,再根據(jù)框架去填充自己的作品跟內容,每一頁PPT都有存在的理由,都能講清楚講明白一件事兒。

最關鍵的是,在做作品集的時候,你一定要想的比面試官更清楚更細致,這樣你的作品集才有可能在幾百封作品集中脫穎而出。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就拿二蛋舉例,二蛋的作品集其實并沒有大量的炫技,因為他明白,設計的價值并不在于技能本身,而是在于使用設計后最終產(chǎn)生的導向結果

很多同學認為作品集就是放作品的,于是放了大量的技能展示,比如畫icon的能力,畫線框圖的能力,但這些能力,真的只是設計師的冰山一角,過于表象,面試官看完后只會一頭的問號。

二蛋的作品集相對于直接放作品,思路會更清晰,從前期的設計探索推導,到后面的設計策略,都是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并且其實在項目中,確實這個更能影響最終的結果導向,拿到更高的價值。在介紹完體驗策略后,二蛋才開始介紹他的視覺作品,由于有了前面的鋪墊,再看視覺作品,其實就能明白,視覺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個顏色跟樣式為什么會深得用戶喜愛。最后,二蛋放的專業(yè)沉淀跟組織影響力的內容,其實讓面試官知道二蛋的知識庫的積累,因為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人才,未來才能經(jīng)得起市場的考驗,成為獨扛大梁的精英。

簡單幾招搞定作品集&設計匯報【帶案例分析】

相信大家看完這個后,對自己的作品集一定會有新的思路跟理解。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自己沒有想清楚,用了別人的模板也是枉然的。

越努力才能越幸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平時在工作中多思考,多學習,你的能力才能逐漸提升,才能把握住更好的機會。

作品集怎么投遞比較好

作品集是好不容易做完了,那么精心制作后的作品集,怎么投遞呢?

建議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找到相關同學直接投遞,或者使用脈脈,目前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跟脈脈的投遞的效率是最快的。而且大部分時候能快速找到幫你內推的同學。其次,就是走各大公司的招聘官網(wǎng),雖然效率比較慢,但也是比較靠譜的。

當然最速度的方式,還是找你心儀的公司同學給你直接內推了,這樣最省事最方便。

另外最后再強調一句,投遞的格式一定別忘了,一份 PDF配合一份Word就可以,PDF<10M就可以,不需要放太多位圖,盡量都使用矢量圖,避免失真。比如像二蛋的作品集,不但非常高清,而且大小連5M都不到。

最后,祝愿正在找工作的小伙伴們能早日找到工作,已經(jīng)在工作的小伙伴們早日升職加薪!

文末寄語

平時作者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

這次斷斷續(xù)續(xù)用了兩個周末的時間,寫了這篇八千多字的文章,希望大家看完能喜歡,能有所收獲。后

面作者會繼續(xù)利用周末及節(jié)假日的時間,再多寫一些經(jīng)驗總結,分享給大家共同學習成長。

 

本文由 @UX小學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歪個樓,什么叫做用戶心智圖?

    回復
  2. 牛逼啊臥槽

    回復
  3. 感謝筆者,寫的蠻詳盡的,感覺對我現(xiàn)在的作品集有很大幫助,方便加一下微信嗎?

    回復
  4. 牛逼啊,這個

    來自福建 回復
  5. 看到“Keynote導PDF”就知道了。。。。

    來自江蘇 回復
  6. 。。。。。。。。。。

    來自北京 回復
专题
15498人已学习10篇文章
再好的产品,没有优质的推广渠道加持和App投放增长的方法,也很难实现有效传播和增长。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pp投放推广指南。
专题
45429人已学习10篇文章
什么是社群运营?社群运营怎么做?社群运营哪些坑?
专题
1185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激活是指用户通过完成关键行为,真正成为产品的用户,而提升新用户激活则是留存用户的第一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新用户激活。
专题
35801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原型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是一门必修课。
专题
12222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精细化运营、抓住老用户、提升用户复购,则将是品牌需要着重留意的地方。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提升复购率的N种方法。
专题
1348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情绪板由能代表用户情绪的文本、元素、图片拼贴而成,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定义设计的方向。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应用情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