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IP變現(xiàn)的幾種邏輯, 你知道幾種?

0 評論 3712 瀏覽 7 收藏 9 分鐘
🔗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有四个方向:专业线、管理线、项目线和自主创业。管理线是指转向管理岗位,带一个团队..

關于變現(xiàn)的模式和邏輯,你都了解哪些?本文梳理了幾種做IP的變現(xiàn)的模式和邏輯,一起來看看吧。

“常常在熬不住的時候就想找個靠山靠一下,可無論你怎么找都會發(fā)現(xiàn),有的山長滿荊棘,有的山全是野獸,有的山實際上寸草不生。

能給你遮風擋雨的,同樣也能讓你不見天日。

所以,你應該是自己的那座山,不斷夯實自己,給自己撐腰。

人生啊,就是一場單打獨斗,修好內功是第一要務。”

大家好,我是清音,萬中無一的高客單IP操盤手。哈哈,這句自我介紹怎么樣?不搞那么多字符串了,一句話說清楚、透著些狂妄、不羈、還有骨子里的自信。這是最近經(jīng)高人指點,給我自己新加的咒語。大家慢慢就習慣了哦~

最近都是關于產(chǎn)品側和商業(yè)模式的思考和調研、分析,我現(xiàn)在對于IP變現(xiàn)的幾種邏輯的理解更深了一層,分享幾點給精神股東們~

①目前市面上的IP變現(xiàn)模式&邏輯:

我的理解是,大部分是擺地攤模式,這個詞大家都能明白,但如果覺得不好聽的話,用買手店&專柜替代也可,比如豪車毒、各種帶貨模式、各種合伙人制度;少部分是品牌方,比如三節(jié)課這些,前后比例大約是8:2。

擺地攤跟買手店、專柜的變現(xiàn)邏輯是類似的,都是代理或者分銷一家或多家產(chǎn)品,是中間商賺差價的模式,是BCC的邏輯。也有點像B端的這種對應關系:廠商對應品牌方,集成商、渠道商、分銷商、代理商、加盟商等對應買手店。

存在即合理,有做的超級大的擺地攤模式,同時活不下去的品牌也一大堆。其實模式,沒有什么優(yōu)劣,能賺錢就行,關鍵看你自己價值觀的取舍與操作難度。

②各種模式&邏輯的對比:

擺地攤的話,依賴你獲取流量的能力、你的品味、氣質與眼光、以及你IP的質感,還有附加值。

因為這個本質上是做熟人生意,文藝一點的說法是1000個鐵桿粉絲理論。其實我覺得這個更像是微商的迭代版本,只要你能持續(xù)的被賦能和輸出,你能一直分錢,就會有人愿意來刷臉。

做品牌的話,對能力的要求就更高了,風險也更大了,能不能做成取決于你商業(yè)閉環(huán)的能力,你獲取流量的能力,產(chǎn)品研發(fā)、銷售、交付、營銷等一長串的操盤能力。

當品牌勢能起來之后,也可以開放加盟。一流的品牌做標準,當然做行業(yè)標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曾經(jīng)參與做了2次行業(yè)標準,真難啊~

二者最主要的區(qū)別是擺地攤不需要擔心產(chǎn)品交付與產(chǎn)品研發(fā),只需要挑好賣的東西,完成出貨就行;但后者就極度需要做好產(chǎn)品和研發(fā),而且需要你極為重視,因為產(chǎn)品力才是核心。

不過也有類似于B端集成商的玩法,就是我可以打包一整套別的廠商的解決方案參與招投標,其中可以夾帶私貨-貼牌的自研產(chǎn)品。比如華為,小米,蘋果這些都是廠商、品牌商,華訊網(wǎng)絡等這些是集成商。當然,B端的代理商等一般是需要壓貨的,知識付費行業(yè)的話,可能暫時還沒這么強勢的IP吧?

③我想做什么模式:

一開始我說,想做什么模式都行,這主要取決于你的價值觀和行事風格。

昨天我測了下MBTI性格測試,顯示我是i人,但我覺得有點不準,哪一個心懷夢想的人不需要一點獨處和思考的時間呢?

我的思考:關于IP變現(xiàn)的幾種邏輯~

據(jù)說這是最向往自由的、也最接近創(chuàng)造者的人格特質、完美主義、掌控欲強、高度自驅、不服權威。

是的,我是有個產(chǎn)品夢的。

今天下午又和一位朋友聊了下近況,就是那位非常擅長潑冷水的朋友,三個月之前他說“你現(xiàn)在入局很難啊”、今天還是“你現(xiàn)在做大很難啊·······”。

但沒關系,放眼50、60年后,當我垂垂老矣,躺在床上回望一生的時候,我一定不會因為我沒做成后悔,我一定是因為我沒做才后悔。

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業(yè)公司不就這點好處嗎?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①教育行業(yè)&知識付費行業(yè)的特殊性:

從有人類文明起,便有了教育。孔孟、墨子、韓非子等可以說是當年的大IP,有自己的體系和門徒,但行業(yè)可從來都是百家爭鳴,沒有誰一定是對的。

中國人總是靈者為先,比如敬神,管你國內國外,是真神還是真人,管用就敬,而且多多益善。所以,如果能拿到結果,如果能用結果證明自己,何必仰人鼻息?

②教育類產(chǎn)品、個人合作的復雜性:

合作追求的是雙贏,是效率最大化,需要做的是價值交換,需要的基礎是信任。合作是幫助我們達成目標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之前做過很多異業(yè)合作,和中公教育,和新東方教育、知乎、B站等等,其實大都無疾而終。與知乎的合作最持久,因為雙方各取所需,雙方當時都比較弱小,報團取暖,但商業(yè)社會最現(xiàn)實,一旦合作不及預期,講什么都沒用。至于個人的合作,就是去年的股份制合作了,也都逃不開人性中的“自利性偏差”,每個人的認知和價值觀也很難調和。

價值觀這東西,如果不是長期的了解、沒觀察過對方在大是大非上的抉擇,你很難判斷。人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其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我是一個有點悲觀的理想主義者。

③做IP的長期性:

昨天,我寫做IP不是做自己,90%的IP都做錯了——做IP才不等于做自己。

這是我的真心話。

做IP的標準比做自己要高很多、很多、很多······做IP的標準是追求真善美的無止境,追求人性上的完善性,唯獨不是追求價值觀的調和,當個好好先生。

做IP不容易,為了籌備視頻輸出,我在這幾個月里看的書、加的班、嘗試過的東西、熬過的夜比過去一年還要多。

做長久的有生命力的IP更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賺錢可以慢一點,但是要穩(wěn)一點,流水不爭先,滔滔不絕就行了。

以上。

你呢?你現(xiàn)在在用哪一種邏輯做IP?

以上。

本文由 @是清音啊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637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账体系的设计思路。
专题
1530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互联网金融风控体系的设计指南。
专题
15277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逻辑图是用图标符号、说明文字以及连接线等,形象化地表达复数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绘制逻辑图。
专题
1419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果做小红书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小红书流量密码。
专题
1330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需求管理。
专题
1359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如何快速了解一个行业?这需要你对这一行业进行细致的调研,了解当下的整体市场环境与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为后续的产品规划做好准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行业调研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