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工具性的 App 都要做個社區(qū)?

邊緣
0 評論 62898 瀏覽 91 收藏 13 分鐘

horsemwz@知乎的回答:

1、工具類app主要有以下一些劣勢:

1)缺少流量入口
2)打開頻次較低
3)用戶遷移成本較低,可替代產(chǎn)品選擇較多
4)變現(xiàn)路徑較長,商業(yè)前景不清晰
5)時刻面臨巨頭競爭,容易被一些”巨無霸型”app搶飯碗

2、做社區(qū)可能的目的:

1)增加應用黏度
2)通過社區(qū)進行更廣范圍的傳播和推廣
3)根據(jù)用戶在社區(qū)的討論,迭代和改進產(chǎn)品功能,根據(jù)用戶的興趣點尋找新的機會
4)迫于資本的壓力,讓自己的運營數(shù)據(jù)好看一些。(不絕對)
5)看到競品做了社區(qū)功能后進行防守型跟進(不絕對)

綜合來看,現(xiàn)在工具型app轉(zhuǎn)社區(qū)的效果大都不太理想,很多社區(qū)里面非常冷清,內(nèi)容質(zhì)量和活躍度都很差,但是有一類app的社區(qū)活躍度還是不錯的:這類就是以女性為主的細分垂直社區(qū)(生理健康/美妝等等),典型如美柚。女性天生較強的展現(xiàn)欲,八卦欲讓這類以女性為主體的工具app較其它app轉(zhuǎn)社區(qū)有天然 的優(yōu)勢,再配合選擇好合適的話題做引爆,做好優(yōu)質(zhì)內(nèi)容的沉淀,比較容易形成正向的口碑傳播。

總的來說,現(xiàn)在工具類app的日子都不太好過。那工具類app的出路在哪里呢?我比較認可王小川的觀點:工具類app可能會從單純的提供“工具”到提供“服務”轉(zhuǎn)變。工具的功能是用戶可預期的,提供的價值是有限的,但是智能的,個性化的服務的想象空間是巨大的,價值是更高階的。社區(qū)并不是工具類app的最終解決方案,做好社區(qū)也只能讓其在激烈的競爭中“先活 下來”。要想“活的更好”,提供超出用戶預期的”服務“可能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

曹雄峰@知乎的回答:

贊同 @horsemwz的觀點,我補充一下工具型app提高活躍的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六類:

一、常用功能外露??s短使用路徑,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一個app有很多功能,大部分用戶只會只用其中比較少的一部分功能,從實際數(shù)據(jù)或者從二八法則來看都是如此。

如果用戶有一個清理需求,那么用戶的使用路徑是這樣的:

但用戶打開任何一個app都有一定的成本,這個成本與需求成反比,需求強的打開成本就小,需求弱的打開成本就會高,那么這時候最實際的做法就是縮短用戶使用路徑,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

例子一:獵豹清理大師的桌面快捷方式

安裝獵豹清理大師之后,只要進行過一次清理行為,桌面上就會生成一個一鍵加速的快捷方式,

點擊之后會出現(xiàn)一個清理動畫,動畫結束之后就完成了一次系統(tǒng)清理。用戶操作路徑如下:


相比較第一種,步驟少了三步(每一個都會有轉(zhuǎn)換率的損失)

例子二:手機管家的加速球

安裝手機管家之后,整個界面全局會在側(cè)邊出現(xiàn)一個清理球,拉到中間會變成一個小火箭升空的動畫效果,完成一次系統(tǒng)清理。

用戶操作路徑如下:

這 種方法比之前的又少了兩步路徑,更好的地方在于用戶可以在全局任何地方都能看到這個加速球,不需要用戶去尋找入口一步到位。整體交互可玩性比較強,很多用 戶在無聊的時候也會把這個當成一個小游戲來玩,使用頻次相當高,在某些節(jié)假日的時候還可以做成一個彩蛋入口給予用戶驚喜。

二、產(chǎn)品恰當?shù)臅r候常露臉混個臉熟,讓用戶記住你,甚至讓用戶“習慣”你

在紅海市場中,同類的工具型應用會有很多,比如應用市場方面的有應用寶、豌豆莢、百度手機助手、360手機助手、91、應用匯等等,用戶的選擇往往會變得 比較困難,用戶記得誰可能就會使用誰,所以恰當時機的露出既幫助用戶解決問題,也讓自己得到的曝光,一舉兩得,不僅讓用戶記住你,甚至讓用戶習慣你。

例子一:豌豆莢提示清理已安裝apk包

在apk安裝成功之后,豌豆莢會有一個提示清理已安裝apk包

例子二:獵豹清理大師禁自啟提示

在apk安裝成功之后,獵豹會提示該應用自啟動未關閉,既幫助用戶禁止后臺部分

個別應用還會出現(xiàn)這種整屏tips提示

例子三:卸載之后淘寶手機助手提示清理殘余文件

這 種方式最開始源自于360右下角的那個開機啟動提示,開機之后360安全衛(wèi)士會在右下角提示你開機多長時間,在全國用戶排多少名。這種方式很討巧,既滿足 了用戶一定的虛榮感,也在用戶面前刷了存在感,更重要的是這樣次數(shù)多了以后,用戶漸漸習慣360的彈窗,后續(xù)360通過右下角的彈窗推量攔截以及卡位會方 便很多,因為用戶已經(jīng)“習慣”你了。

這就好比一個人,你知道他什么德行,事情做多了那么也就熟視無睹了,值得期待的是今后的獵豹估計也是如此。

三、Push

一個優(yōu)秀的Push包括四點:

Push的時機精準,Push的人群精準,Push的文案優(yōu)秀以及Push的樣式。

Push的時機以及Push的人群精準,需要有一個強大的數(shù)據(jù)后臺進行計算,推薦騰訊信鴿系統(tǒng),真心不錯。

優(yōu)秀的Push文案會讓人忍不住打開或者忍俊不禁,留有比較深的印象

例子如下:



 

好看的Push樣式也能夠降低用戶對Push的反感提高Push的點擊率

例子:豌豆莢Push(整張大圖)

豌豆莢新版的運營Push會下發(fā)整張大圖,而不是傳統(tǒng)的通知欄小橫條Push,這種Push給人整個視覺刺激是比較強的,耳目一新。

咨詢過公司的工程師,4.1以下Push通知欄只能是傳統(tǒng)的小橫條Push,4.1以及4.1以上可以做成整張banner Push。

四、活動補貼

典型代表,嘀嘀打車。。有錢任性。

補貼在于兩點,第一點打擊競爭對手,互聯(lián)網(wǎng)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二點讓用戶養(yǎng)成路徑依賴。

五、積分簽到

這個自不必多說,積分系統(tǒng)有用但沒有太大的用處,只適合粘性非常強的用戶或者比較閑的用戶。

六、工具型App增加社交屬性

目前的工具型App增加社交屬性的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是在app里面自建社區(qū),維持社區(qū)用戶活躍。

典型代表就是隨手記以及豌豆莢,根據(jù)用戶來以及自身屬性來建設相關社區(qū),隨手記是理財社區(qū),豌豆莢是游戲社區(qū)。但是這種方式冷啟動會比較難,社區(qū)用戶并不會多,因為大多數(shù)用戶只是把它當成工具在使用,喜歡發(fā)表言論的用戶永遠是少數(shù),所以社區(qū)會相對維持在一個小圈子里面。

第二種是在app里面的弱關系鏈使用,比如身邊陌生人關系鏈。

典型代表就是QQ瀏覽器里面身邊人所看的視頻。通過這個功能,我能夠看到身邊的人在看什么視頻,滿足用戶一定的窺私欲,有一定的產(chǎn)品亮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區(qū)別于其他產(chǎn)品,但是對于粘性的增加并沒有多少。

第三種是在app里面的強關系使用,比如QQ關系鏈。

典型代表就是應用寶5.0版。通過QQ關系鏈,可以智能推薦身邊的好友在玩什么應用,喜歡什么應用,最新流行什么應用。QQ關系鏈它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應用分發(fā)中心,用戶能夠看到彼此在使用哪些應用,甚至能夠和其他用戶在同一個有趣的應用上協(xié)同使用。這種對于關系鏈的使用是我目前見到最簡單以及最適合的使 用。

 

個人觀點以及看法,歡迎辯駁討論。
我是一個愛互聯(lián)網(wǎng)、喜歡與人溝通的小菜鳥,如果大家看完這篇文章有所收獲,就關注我知乎吧,大家一起交流!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邊緣整理自知乎問答,轉(zhuǎn)載請注明并保存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1228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瑞幸咖啡和茅台的这次联名合作,无疑让联名营销这类营销方式又掀起了热度。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联名营销指南。
专题
19314人已学习13篇文章
画像标签是由数据标签经过分析、加工处理,形成的更加抽象、易于理解的复合标签。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用户标签体系。
专题
1563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运费是电商的基础功能模块之一,承担着商品运费计算的作用。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设计运费规则。
专题
1301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产品设计与用户的体验感息息相关,但是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忽略掉可能影响到用户体验感的一些因素,比如一些异常状态的出现会让用户产品卸载的想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异常场景设计指南。
专题
16136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支付风控系统的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