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如何為盲人設計導航功能?

Aine
4 評論 4327 瀏覽 11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如何為盲人設計導航功能?這要求設計師綜合目標用戶需求、并站在真實場景下考慮問題,如此,最終導航功能的設計落地才能契合用戶心理,并幫助用戶切實解決生活難題。本文作者便簡述了一個設計案例,不妨來看一下。

這個案例研究講述了我迄今為止的一次激進的用戶體驗嘗試,關于我為一個同時是盲、聾、啞的人設計了一個導航功能的故事。這種設計嘗試受到實時盲交互、觀察、技術參考和假設的室外場景的嚴重影響。

圖片來源:freepik 官網(wǎng)

注:設計輸出是由我真誠的好奇心驅動的構思概念。在未來的技術采用中,它可能需要改進。

一、設計過程

我嘗試通過傳統(tǒng)的5D方法,在觸覺表面上使用改進的交互模式來解包導航場景。

發(fā)現(xiàn)-定義-設計-開發(fā)-交付

二、發(fā)現(xiàn)

問題:失明、殘疾生活、社會影響。

1)人類感官

人類有五種基本感官:觸覺、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感官是我們的眼睛。我們通過視覺感知80%以上的外界印象。如果味覺或嗅覺等其他感官停止工作,那么眼睛最能保護我們免受危險。

2)戶外導航是最關鍵的任務

盲人確實以他們的做事方式過著正常的生活。盲人,尤其是視力完全喪失的盲人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在不同的地方導航。商業(yè)場所可以很容易地為盲人提供可觸摸的瓷磚。但不幸的是:大多數(shù)地方并沒有做到這一點。

3)印度強大的醫(yī)療基礎設施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世界上有超過20%的盲人。不幸的是,它也是世界上盲童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

另外,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導致很大一部分人口無法獲得基本醫(yī)療服務。

4)了解用戶

為了追尋盲人生活的感覺,我去了印度的一個大都市的“普納盲人學?!保c學校校長和幾名學生進行了交流。他們分享了他們的旅程,日常的掙扎,他們對社會接受的看法以及技術在他們生活中的作用。

我在“普納盲人學?!钡囊惶?/p>

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交談后,我總結了所有參與者分享的要點,這有助于我從盲人的角度進一步構建“導航”一詞。

導航

  • 流動性:在熟悉的地方,如在家已是習慣,但外出則很困難等等。
  • 依賴性:當選擇路徑、與他人交流、回憶記憶時等等。
  • 技術性:缺乏整體的互動、冷漠的模態(tài)體驗等等。

三、定義

1)早期的足跡

在采訪學校校長Chandrakant Bhosale先生(他是100%的盲人)時,我了解到“在實際環(huán)境中,一個視覺受損的人在一個特定的系統(tǒng)下走路是怎樣的?!贝送?,他還分享了他從家走到學校的故事。

2)用戶畫像

闡明所有發(fā)現(xiàn),并通過personaB進行敘述

總結心理行為,同時評估給定的“戶外導航場景”,以找到設計范圍和摩擦

感同身受一個人從“家”到“學?!钡穆贸?/p>

3)設計需要解決的挑戰(zhàn)

對我來說,形成設計策略是一個“修改”的過程。當我重新學習互動方式的時候,由于解決方案是建立在盲文觸覺的表面,理解表面和形態(tài)的本質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在整個過程中,我不斷地問自己以下3個問題來提醒自己設計目標。

  1. 讀寫能力帶來的獨立性;
  2. 在更加人性化的環(huán)境中的鼓勵;
  3. 創(chuàng)造更深層次的參與感。

四、設計

1)通過數(shù)字進行有形互動去影響“觸摸”

在直接進入設計之前,修改我對人類與產(chǎn)品互動方式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參考Sanjiv Spiral的ProductArchitecture模型有助于我將視圖擴展到界面之外。

2)理解“觸摸”

我查閱了使用形狀記憶合金技術的Kriyate盲文智能手機,它是基于金屬記憶其原始形狀的概念,即使用后膨脹和收縮至其原始形狀。

該屏幕將能夠升高和降低內(nèi)容,形成盲文模式。

它有一個網(wǎng)格針,可以根據(jù)用戶輸入上下移動,形成形狀,以便盲人可以觸摸和識別。

3)整體方法

在頭腦風暴會議上,我在導航時考慮了多個場景,并在給定場景中考慮了設備的使用環(huán)境。

探索性頭腦風暴讓我形成了戶外導航場景的背景框架

4)背景框架

了解航海旅行的行為和技術特征,有助于確定將遇到當前刻板互動的框架。該框架包括與導航支柱的移動性、依賴性和技術及協(xié)調(diào)的頻譜和情況。

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好奇地問以下三個問題,以此提醒自己設計目標:

  1. 引導我——實現(xiàn)即時導航愿望;
  2. 我的路線——靈活回顧;
  3. 附近——探索未知。

語境框架分為基礎——A.挑戰(zhàn)(導航)B情景(導航)

5)重振新征程

我重新設計了“引導我”功能的導航旅程。在給定約束范圍內(nèi)對上下文行為進行修改。在給定路徑上路由時,同情用戶的“愿望”及“需求”。

通過添加一層上下文框架,重新審視之前的旅程,從而改善導航流程

五、開發(fā)

1)從“模糊”到“有形”的過渡轉變

豐富觸感:我嘗試通過引入盲文鍵盤來利用觸摸,以便更方便的輸入,同時也為交互添加了模式。

在我訪問普納盲人學校期間,我在真實設備大小的剪紙(早期版本)上繪制了任務圖

設計反饋對于進一步改進設計是至關重要的。我清晰地表達了來自部分盲者的反饋(圖片中的Dhammpal awate)和全盲參與者。

六、交付

1)最終的解決方案

我使用CATIA創(chuàng)建了一個真實大小的模型,并將其渲染到Keyshot。

最后的模型

2)啟發(fā)

無障礙是為每個人準備的:人類的感官在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認為對于設計師來說,利用現(xiàn)有的模式來彌合用戶與技術之間的鴻溝是非常重要的。

人性化體驗:創(chuàng)造一種能適應我們需求的體驗,而不是期望我們?nèi)ミm應它們。

 

原文作者:Amey More

原始標題:How I designed a navigation feature for blind with a complex human disability situation

原文地址:https://medium.com/design-globant/how-i-designed-a-navigation-feature-for-blind-with-a-most-complex-human-disability-use-case-5c17319f3634

譯者:Jayus,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實習生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實習生 @Jayus 翻譯發(fā)布,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哇,用網(wǎng)絡流行語來說就是:拜托,這種設計真的很酷好吧??

    回復
  2. 在我看來這在“人”的基礎上延伸了科學的效應,在未來一定會使更多的盲人用戶受益,福音~~

    來自安徽 回復
  3. “人類的感官在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設計師加油,沖!這個設計真的很棒,

    來自貴州 回復
  4. 什么,要給盲人設計導航,難道說導盲犬要被取代了嗎?

    來自中國 回復
专题
37352人已学习23篇文章
不知道这些问题,你出去都不敢说自己是做电商运营的。
专题
14859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产品的商业模式中,广告变现占据了很大的比重,那么广告功能就是产品里面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搭建广告投放系统。
专题
1565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CDP,即客户数据平台,是企业用来集中管理和整合客户数据的工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什么是CDP和如何搭建CDP平台。
专题
12430人已学习13篇文章
Sora产品的爆火,给了我们不少的震撼,感叹AI在内容创作领域的进步实在是太快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对于Sora的解读和思考。
专题
1320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如今获客渠道及方式也有很多。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获客渠道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