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什么是SaaS
“使用者不需要在自己的計算機上裝任何軟件,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通過瀏覽器,使用各類軟件的功能。”這是傳統(tǒng)軟件產業(yè)的巨頭Oracle公司曾經認知的顛覆性的軟件模式。但現(xiàn)如今,為了尋求更加長遠的發(fā)展,它們也開始逐漸培養(yǎng)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業(yè)務。本篇文章里,作者分別從四個方面為我們詳細解釋了到底什么是SaaS,一起來看看吧。
“使用者不需要在自己的計算機上裝任何軟件,只要連上網絡,就可以通過瀏覽器,使用各類軟件的功能。”
這是在1998年秋,甲骨文副總載馬克·貝尼奧夫所認知的顛覆性的軟件模式。這種模式讓貝尼奧夫意識到:“投入這個模式,才有機會翻身做軟件產業(yè)的老大”,于1999年宣布將“摧毀軟件產業(yè)”(這里的軟件產業(yè)意指傳統(tǒng)軟件產業(yè)),這一年,貝尼奧夫以3400萬美元起家,在自己家旁邊租了間公寓,成立了salesforce.com。
截止到筆者寫這本書的2021年,22年的時間過去了,貝尼奧夫尚未完成這個宏大的愿望,但Salesforce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了甲骨文公司(Oracle),第一次超過Oracle公司的市值是在2020年。目前Salesforce公司是SaaS行業(yè)的龍頭公司,市值約為2660億美元。Oracle公司仍然可以視為傳統(tǒng)軟件產業(yè)的巨頭,但也在幾年前開始培育SaaS業(yè)務,目前市值約2580億美元。
一、全面了解SaaS
1.1 什么是SaaS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簡稱,意為軟件即服務,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已經無法考證了。業(yè)界一般認為,Salesforce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馬克·貝尼奧夫是SaaS商業(yè)模式最早的實踐者。
從SaaS的英文全稱中可以看出,SaaS是軟件和服務合為一體的,本質上SaaS是一種服務,這是同傳統(tǒng)的軟件產品最大的區(qū)別。
SaaS,一般指面向企業(yè)端的軟件產品服務,廣義的SaaS也包含面向個人的軟件產品服務。面向企業(yè)的SaaS產品現(xiàn)在已經很多,后續(xù)文章我們會繼續(xù)介紹。面向個人的SaaS產品服務,國內如金山公司的WPS office , 國外如Adobe公司的一些產品等。
1.2 軟件的發(fā)展階段
為了更好的理解SaaS,我們簡單回顧下軟件的發(fā)展歷程。
1.2.1 網絡角度劃分
從網絡的角度劃分,軟件的發(fā)展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單機應用、局域網絡應用、互聯(lián)網絡應用。
單機應用:在互聯(lián)網或網絡還沒那么普及的時代,計算機上安裝的一般為單機應用程序,在本地計算機運行,這類軟件出現(xiàn)時間很早,在1960年以后已經開始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還有一些產品在使用,如一些賣license(許可證)的軟件,無需聯(lián)網,使用單機就能解決軟件使用的所有功能,但現(xiàn)在的軟件復雜度和易用性相比上個世紀已經大幅提高。
局域網絡應用:這個階段的軟件產品主要部署在局域網絡內,局域網絡應用以企業(yè)應用為主,我們所說的傳統(tǒng)軟件產品,主要是該類產品,部分SaaS產品在私有化部署的方式下,也可以歸類為這類應用。
互聯(lián)網絡應用:隨著網絡的普及,用戶基本上都可以直接訪問互聯(lián)網,大量的服務開始直接部署在云端,而不是在一個小的局域網絡內,所有的用戶可以共同訪問一個服務。SaaS產品大多屬于這類應用,部分傳統(tǒng)的軟件產品也屬于互聯(lián)網絡應用。
1.2.2 軟件架構劃分
按照軟件架構的形式劃分,包含C/S架構(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和B/S架構(瀏覽器/服務器結構),C/S架構需要在本機安裝特定客戶端程序,B/S架構無需安裝特定客戶端,使用電腦自帶的瀏覽器打開鏈接地址,即可開始使用軟件。這兩種模式,目前仍有很多企業(yè)再使用,但逐漸向B/S架構遷移。
在電腦端,早期以C/S為主,現(xiàn)在B/S為主流架構模式。在手機端,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支持手機端。為方便用戶使用,大多數產品都需要在手機上安裝應用軟件,目前移動端產品基本為C/S架構的應用,少量為基于手機瀏覽器訪問的H5應用(這屬于B/S架構)。
我們分析大量的國內外SaaS產品,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大多數SaaS產品是以在電腦端操作為主,B/S架構模式占比更高。
1.3 如何理解SaaS
SaaS的英文翻譯過來就是“軟件即服務”。在SaaS概念提出以前,軟件一直是被當做“產品”來看待的。產品是什么?
產品是指作為商品提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定義來源于百度百科)。
SaaS是不是一種產品?當然是,從產品的定義可以看出,產品是包含服務的。那我們?yōu)槭裁从忠獜娬{服務的概念?
我們以自行車舉例。看看通俗意義上產品和服務的區(qū)別。
在共享單車出現(xiàn)以前,我們要想騎車,一般需要自己花錢買一輛自行車,車輛的所有權、控制權都屬于自己,車輛如果損壞了,一旦超出質保期,一般也需要自己承擔維修等費用。
在共享單車出現(xiàn)以后,我們要想騎車,直接在智能手機上下載一個APP,掃描單車上的二維碼,即可解鎖騎行,到達目的地后,再把自行車鎖上,完成付款,整個過程就結束了。我們不需要去管理車輛,也不需要擔心車輛是否丟失,是否被損毀,如果出問題,會有單車所屬公司來進行管理處理。
第一種場景,我們騎的自行車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產品”,它的價格、功能、售后支持周期等都已經確定,并且車輛的所有權也屬于我們自己。第二種場景,騎的自行車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服務”,我們并沒有擁有這輛自行車,卻可以享受到騎行服務,這實際上是一種租賃服務。
這里我們是以產品的所有權歸屬來區(qū)分“產品”(非廣義的產品)和“服務”。
對于傳統(tǒng)軟件產品來說,在軟件發(fā)布的時刻,軟件的功能、適用范圍、許可證、以及軟件產品的支持周期和價格都是確定的。
比如用戶購買了Office 2010軟件,內中含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等,詳盡功能一一列舉,然后微軟還給出了市場指導價并約定對這一款產品提供5年的保修(技術支持)服務。這種模式下,和用戶買了一部自行車沒什么區(qū)別。這個產品在工作和生活中幫助用戶創(chuàng)建和分享各種文檔和表格。這就是用戶把軟件當做產品來購買時的常規(guī)形態(tài)。當Office 2010 這一款產品的生命周期截止的時候,用戶將無法得到廠商的維修保障,如果用戶想使用更多的新功能,那么只能向廠商購買下一代的新產品。
用戶購買了一輛自行車,根據廠商的質保和服務條款,自行車一年后脫保,用戶再想維修和更換易損件就要自己花錢了。如果客戶還想用上最新一代更輕便的自行車,那只好再買個新的自行車。
本質上軟件產品和自行車等一類產品都是一樣的。
服務是什么?服務是一種不將實物商品從賣方轉移到買方的交易。服務提供者利用資源、技能、獨創(chuàng)性和經驗使服務的對象受益。
套用到軟件即服務的概念上,軟件此時由產品變?yōu)榱藦S商提供服務的工具和載體。還用Office 來舉例子,Office 的SaaS 版本就是Office 365。此時,微軟不是賣Office 給客戶,而是給客戶提供文檔創(chuàng)建、文檔分享、郵件服務、在線會議服務等功能服務。與之對應的軟件Word,Exchange,Teams 和SharePoint Online 等都變成了微軟向客戶提供服務的工具。這些工具承載著服務讓用戶來使用。
在提供服務期間,軟件的技術升級一直都是廠商必須要做且客戶無需付費的(廠商的目的是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如果三年前用戶采用了Office 365服務并一直使用至今,那么當時應該使用的是Office 2016系列客戶端辦公套件,而現(xiàn)在可以免費更換和升級到Office 2019 套件??蛻魺o需為此產品的升級而付費。
這就是產品和服務的差別。除此之外,這里面還涉及到兩者的定價策略問題。軟件產品往往是一次性付費加運維費用,首次建設費用偏高;而SaaS產品往往是按照周期收費,比如按年收費,費用較低。
本書我們主要探討的是SaaS產品,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為客戶提供服務所需要的工具和載體,我們主要討論的是這些軟件工具和載體的構建過程。所以下文中,我們會在大多數情況下繼續(xù)使用SaaS產品的概念。
1.4 SaaS的特點
從客戶角度來看,SaaS服務典型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互聯(lián)特性:
SaaS產品是基于云的產品服務,沒有網絡,意味著無法使用SaaS服務?,F(xiàn)在的很多SaaS產品都提了PC端和移動端等訪問方式,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網絡接入即可使用SaaS服務。SaaS服務天然在云端存在,不像傳統(tǒng)的軟件產品是部署在企業(yè)內部,系統(tǒng)之間互相孤立的。
云端服務對跨系統(tǒng)的數據交互大有好處,兩個SaaS系統(tǒng)之間一次打通,理論上所有的客戶均可使用打通后的產品能力,能夠攤薄系統(tǒng)間打通的成本,邊際成本降低非常明顯。傳統(tǒng)軟件對接的方式會帶來大量的研發(fā)、協(xié)調和實施工作,單客成本遠高于SaaS模式。
我們已經看到現(xiàn)在很多SaaS都在做場景延伸產品和上下游協(xié)同產品的打通,SaaS公司更容易、也有更有動力構建SaaS產品的生態(tài)圈。SaaS生態(tài)的構建,有助于為企業(yè)客戶帶來更好的效率提升和體驗提升,增加生態(tài)圈內的產品復購率。
無需關注基礎設施:
不需要企業(yè)部署大量的硬件設備,使用云服務即可完成企業(yè)的業(yè)務管理;傳統(tǒng)的軟件產品,企業(yè)需要采購物理服務器、防火墻、建設或租用機房等,需要招聘專業(yè)的運維人員,制定運維規(guī)范,考慮系統(tǒng)災備等問題,用戶量大的情況下,還需要考慮動態(tài)擴容,提升并發(fā)能力?;旧弦粋€售賣一套產品,都需要按照一個項目進行實施。
比如微軟銷售郵箱產品,想要使用微軟技術的郵件服務,那么該用戶不但要購買微軟的Office和Exchange 等軟件產品,還要購買服務器硬件等,請微軟的分銷商、合作伙伴協(xié)助搭建一個Exchange 服務器群集(為了高可用和擴充),然后自己組織內的雇員才能用Outlook 連接Exchange服務器收發(fā)自己組織域名下的郵件。
這套流程下來,快的也要一個星期,對于幾萬人的大型公司,微軟把Exchange 按照項目來做的,實施幾個月也是常事。同樣是這一個客戶,如果直接購買的是Office 365這樣一款SaaS服務,那么用戶不需要購買軟件和硬件,也不需請微軟合作伙伴搭建Exchange 群集,只需要經過簡單的培訓和介紹,在http://portal.offce.com 網站上登錄并給組織內的雇員每人創(chuàng)建一個賬號即可,做到了拆箱即用。
如果有大批員工來入職,客戶也無需操心硬件容量問題,這些都由服務提供商微軟自己來解決。微軟不但要為客戶暴增的容量負責,還需要為客戶服務的高可用負責,在構建Offce365這個SaaS平臺時就從基礎架構上考慮了高可用。
按需付費:
上一個特征中,我們已經提到,SaaS服務是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靈活創(chuàng)建賬戶的,根據使用的資源多少進行付費,比如根據開通的用戶數量、使用的資源空間、功能的多少等進行計費,可靈活擴容或升級。比如郵箱新員工入職就多創(chuàng)建一個,有人離職了就刪除一個,按需付費,大大減少初始成本的投入,降低項目啟動成本。
持續(xù)服務價值:
SaaS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服務,SaaS產品普遍都需要持續(xù)迭代,用戶無需額外服務,就可以享受到未來軟件產品升級帶來的體驗或價值的提升。SaaS公司比較重視客戶的續(xù)費率,在發(fā)展過程中,一般會更重視用戶的使用和反饋情況,大多數公司會配備在線客服和客戶成功團隊,讓用戶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客服服務。
從SaaS平臺的建設角度來看,SaaS服務典型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可擴展:
SaaS產品基本都需要進行持續(xù)迭代,需要具備良好的可擴展性,能夠滿足未來發(fā)展的需要。SaaS產品需要設計優(yōu)秀的產品架構、系統(tǒng)架構等,擴展性即體現(xiàn)在產品功能上的擴展,也體現(xiàn)在性能上的擴展,甚至包括系統(tǒng)級的擴展。
一個擴展性差的產品架構,能夠滿足的場景會相對有限,而SaaS產品的定制化是不易處理的問題,所以產品本身能夠覆蓋更多的使用場景,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競爭力——擴展性差的架構設計是需要盡量避免的。
多租戶:
SaaS產品很大魅力在于多租戶設計,這種模式可以大幅度降低軟件使用的邊際成本。
多租戶:是一種架構模式,是實現(xiàn)如何在多用戶環(huán)境下共用相同的系統(tǒng)或程序組件,并且達到各用戶間數據的“獨立”的技術。
使用SaaS產品,不同租戶訪問的是同一個網絡地址,使用的是同一套軟件產品,但數據卻可以實現(xiàn)不同租戶間的“互相隔離”,每個租戶都只能看見和管理自己的數據。
多租戶設計意味著用戶新增過程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只需要開通相應的賬號,就可以實現(xiàn)新增用戶的目的。
可配置:
SaaS產品是多個租戶共同使用一套軟件,而每個用戶所處的行業(yè)不同、流程不同、使用場景不同,一套軟件要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自然而然就需要軟件可配置,通過配置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我曾經看到過一些軟件產品,靈活性非常高,任意一個字段、按鈕、讀寫權限等都可以進行靈活配置,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如果不是相對專業(yè)的人員是很難學會這種配置的,這會大大提升用戶的學習操作成本。
在SaaS產品的可配置特性上,我們需要在靈活和易用之間尋找一種平衡,盡量以易用性為第一目標,在易用的前提下再增強可配置特性。
SaaS產品有還有一些其他特點,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其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SaaS產品的一些特點,傳統(tǒng)軟件產品大部分也需要具備或者可以做到的,只是這些特點在SaaS體系內,顯得更為突出和重要。
二、SaaS產品VS傳統(tǒng)軟件產品
通過前文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軟件產品和SaaS產品的一些不同之處,接下來,我們詳細對比下這兩種產品的特點。請看下表:
但SaaS產品和傳統(tǒng)軟件產品都屬于軟件類的產品,在很多方面還是有共同點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認為SaaS就是軟件,這些共同點基本上是大家已經形成的認知,我不打算在花費篇幅描述。如果做過傳統(tǒng)軟件行業(yè),會發(fā)現(xiàn)后文介紹的一部分方法論,是從傳統(tǒng)軟件的方法論中繼承延伸而來的。
三、SaaS和PaaS的關系
3.1 關于XaaS
XaaS的全稱是X as a service,一切即服務,X代表所有而不是某個單詞的縮寫。這一縮寫指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lián)網提供的服務,而不僅僅指本地或現(xiàn)場服務。
比如我們通常所說的IaaS、PaaS、SaaS都屬于XAAS的范疇。SaaS我們前文已經介紹了,IaaS和PaaS的含義如下:
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把計算基礎(服務器、網絡技術、存儲和數據中心空間)作為一項服務提供給客戶。
它也包括提供操作系統(tǒng)和虛擬化技術來管理資源。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
平臺即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件研發(fā)的平臺作為一種服務,供應商提供的服務不僅限于基礎設施,而是將軟件開發(fā)和運行環(huán)境集成為整套解決方案,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所以有些觀點認為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實際上兩者用戶對象有所不同,PaaS一般是面向軟件開發(fā)人員,而SaaS面向軟件客戶。
他們的關系如下:
從名稱定義和所處的層級可以看出,SaaS和PaaS的關聯(lián)度是比較緊密的。接下來我們詳細介紹下PaaS平臺以及同SaaS平臺的關系。
3.2 PaaS平臺的發(fā)展
我們看一個典型的案例。
Salesforce在2007年就推出了自己的PaaS平臺http://Force.com,已經有超過5萬家企業(yè)使用了這個平臺。該平臺有如下主要作用:
Salesforce內部:基于PaaS開發(fā)自己的SaaS產品,可以大大提高開發(fā)效率。Salesforce的Sales Cloud,Service Cloud等主打產品,都是基于http://Force.com開發(fā)的。
平臺客戶:一些SaaS客戶有一些個性化需求,需要基于PaaS做定制開發(fā),滿足定制化的需求?;趆ttp://Force.com平臺,客戶不但可以定制開發(fā)新功能,而且還可以對Salesforce的標準功能進行定制改造。
平臺ISV(平臺上的服務商):基于PaaS開發(fā)新產品,針對不同行業(yè),提供專屬解決方案。比如基于http://Force.com開發(fā)的醫(yī)療行業(yè)CRM產品Veeva。
近年Salesforce相繼收購了MuleSoft和Tableau,大大增強了PaaS平臺在系統(tǒng)集成和數據分析方面的能力。
Salesforce在PaaS平臺的投入上,啟動較早、投入較大,相對比較成熟,是業(yè)內頂尖水平。
而對于其他廠商,第一是進入SaaS行業(yè)比較晚,進而推出面向SaaS的Application PaaS就更晚了,第二是開發(fā)PaaS平臺有很大的技術難度,目前也僅有Oracle等少數SaaS企業(yè)能夠做到,國內僅有少量幾家SaaS企業(yè)在推進建設PaaS平臺的嘗試。
另外有一些IaaS平臺也在向PaaS平臺延伸,比如AWS和阿里云,為開發(fā)者提供一些運行環(huán)境、中間件和操作系統(tǒng)等方面的服務,已經超出了IaaS平臺的服務范疇。
3.3 SaaS與PaaS的關系
從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了解到PaaS平臺比SaaS平臺提供的服務更加基礎。在SaaS平臺的建設過程中,PaaS往往作為SaaS一個強有力的支撐,來解決行業(yè)或客戶的個性化、定制化問題。
從用戶對象來說,PaaS平臺主要面向開發(fā)人員,SaaS平臺主要面向使用的軟件用戶。
SaaS平臺的構建大多數并不是基于PaaS平臺,SaaS平臺往往有自己獨立的產研團隊和運維團隊,需要重視數據安全等問題,有能力直接搭建這些基礎設施,SaaS平臺的建設對PaaS平臺并沒有依賴關系。
SaaS平臺用戶量大,側重點在于解決用戶的使用場景需求,產品相對標準化。
PaaS平臺的存在,主要是解決企業(yè)基礎運行環(huán)境和中間件服務的建設問題,方便研發(fā)人員更快的搭建系統(tǒng)。而圍繞SaaS平臺搭建的PaaS平臺,側重點是解決SaaS平臺無法更好滿足定制化的問題,為客戶或行業(yè)軟件公司的開發(fā)人員在現(xiàn)有的SaaS產品基礎上,提供定制開發(fā)能力,解決個性化需求。
PaaS平臺的構建思路,并不是在SaaS平臺基礎上進行延伸,SaaS公司想要建設PaaS平臺,需要重構基礎架構,不是簡單的在現(xiàn)有SaaS平臺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定制開發(fā)能力,這在以往的PaaS平臺建設過程中,已經驗證了基于SaaS構建PaaS平臺的問題。
四、SaaS的優(yōu)勢VS局限性
SaaS平臺近年這么火熱,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讓這么多公司投入SaaS賽道,接下來我們分析下SaaS平臺的優(yōu)點以及局限性。
4.1 SaaS平臺的優(yōu)勢
(1)可重復使用
SaaS的最大優(yōu)點之一就是“可重復使用”,這其實是SaaS其他所有優(yōu)點的基礎。如果你確信企業(yè)應該使用SaaS解決方案,實際上你就已決定不從事重復工作,而是單單利用現(xiàn)有的解決方案。至少,該解決方案實施起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雖然算不得最好,也會是“足夠好”。
(2)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案
企業(yè)如果采用SaaS解決方案,其成本一般只有自行實施、部署、運行、管理及支持這類解決方案所需成本的一小部分。
SaaS解決方案的一個最大優(yōu)點是,它們在價格方面可以提供非常顯著的規(guī)模經濟。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大多數SaaS提供商可以非常輕松地利用其在特定行業(yè)領域“重復使用”的優(yōu)點,能提供具有高度可復制的“標準化”的解決方案。最終結果是,它們通??梢詫⑦@種可重復使用的優(yōu)點惠及客戶,同時可以大大節(jié)省成本。
(3)可以更快地提供解決方案
SaaS的提供商早已對企業(yè)即將采用的針對特定領域的解決方案進行了規(guī)劃、設計、實施、部署及測試。這意味著企業(yè)可以使用已有解決方案,而企業(yè)要自行實施這樣的解決方案需要很長時間。以大多數SaaS解決方案為例,軟件已經實時運行、隨時可以使用。唯一的“瓶頸”就是支付服務費和如何把這個工具與自己的業(yè)務流程聯(lián)系起來。
(4)靈活的定價模式
采用SaaS的解決方案時,企業(yè)通常會使用基于訂購、可以確定的定價模式,這種模式讓企業(yè)可以在需要時購買所需服務。這意味著企業(yè)可以根據發(fā)展模式購買相應軟件。企業(yè)規(guī)模擴大時只要開啟新的連接,用不著購置新的基礎設施和資源。而一旦企業(yè)規(guī)??s小只要關閉連接即可。
這樣,企業(yè)可以避免被過多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所累,而傳統(tǒng)上,即使你再也用不著它們,也不得不繼續(xù)需要管理及支持。
(5)更好的支持
使用SaaS解決方案時,企業(yè)很可能使用由專家提供、管理及支持的解決方案,他們24×7小時關注某一專門領域。該提供商相當于企業(yè)的實時延伸部分。實際上,連接到SaaS提供商對使用者而言是一種成本非常低的方式,只要連接上,SaaS提供的資源就始終在為你服務,這相當于擴增了企業(yè)的資源。
(6)為企業(yè)減少所需的IT資源
通常只要用瀏覽器就可以連接到SaaS提供商的平臺,所以用戶需要的全部基礎設施就是用來運行瀏覽器的設備以及讓該設備可以訪問互聯(lián)網的簡易網絡。這意味著企業(yè)不必提供、運行、管理及支持自己的內部基礎設施。對那些規(guī)模非常小、不想自行管理IT部門這項復雜工作的企業(yè)而言,SaaS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案,有助于加快實施企業(yè)的解決方案,同時盡量減少所需的IT資源。
4.2 SaaS平臺的局限性
(1)供應商鎖定
SaaS提供的服務,讓客戶開通、使用服務非常容易,但退出服務有可能會比較困難。例如,數據可能無法在技術上或成本效益上向其他供應商提供的SaaS服務進行移植。因為并非每個供應商都遵循標準的API、數據定義和工具,這會造成切換SaaS服務的困難。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充分,SaaS平臺自身的服務水平也在提升,社會責任感也有所加強,會促進行業(yè)標準和規(guī)范的形成,逐步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過程。另外在一些受到監(jiān)管的行業(yè),政府會主導制定平臺建設的標準規(guī)范,保障客戶權益。
(2)缺乏集成支持
許多客戶需要與本地其他系統(tǒng)、數據和服務進行深度集成。SaaS供應商可能在這些方面能夠提供有限的支持,但無法全部支持,從而使得用戶在設計和管理集成方面投入更多的其他資源。所以SaaS平臺在設計產品架構的過程中,應提供更多通用的、標準的api和豐富接入場景,以減少和其他系統(tǒng)集成的困難,構建行業(yè)生態(tài)。
(3)數據安全顧慮
為了滿足軟件功能的使用,SaaS平臺需要將數據傳輸到云端數據中心進行存儲。將敏感的業(yè)務信息存儲到基于云的SaaS服務,可能會導致安全性和合規(guī)性受到影響。額外提一個小故事,Salesforce創(chuàng)立之初,創(chuàng)始人馬克·貝尼奧夫投身慈善事業(yè),這讓馬克和他的企業(yè)在業(yè)界樹立了楷模形象,有助于提升公司形象,減少了顧客在安全方面的顧慮,當然此后馬克·貝尼奧夫也在持續(xù)投身慈善事業(yè)。
(4)不易定制化
由于不同行業(yè)、不同客戶會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因此定制化問題可能會困擾用戶選擇SaaS服務?,F(xiàn)在一些軟件開發(fā)工具包(SDK)附帶的本地解決方案提供了高度的定制選項。一些頭部的SaaS平臺企業(yè)也在同步構建PaaS平臺,用以解決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問題。
(5)缺乏控制
SaaS解決方案使用云平臺,對于客戶來說相當于將控制權移交給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這些控制權不僅限干軟件,還包括軟件版本、軟件更新、軟件界面以及數據和管理。因此,客戶可能需要重新定義其數據安全性和治理模型,以適應SaaS服務的特性和功能。SaaS供應商也需要在構建SaaS平臺過程中,將更多的控制權交還給客戶,讓客戶更愿意使用SaaS服務。
(6)功能限制
由于SaaS應用程序通常以標準化形式出現(xiàn),SaaS產品的發(fā)展會在安全性,成本,性能或其他策略之間進行權衡,這對于客戶來說,功能使用上會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在產品迭代過程中,產品的操作習慣可能會變更,產品的功能也會變化——可能會更好用,也可能會不如原有功能的體驗。此外,供應商的不易變更、成本或安全性等問題可能意味著將來無法切換供應商或者選購其他服務,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7)性能和停機時間
由于供應商控制和管理SaaS服務,因此客戶需要依賴供應商來維護服務的安全性和性能。盡管有適當的服務級別協(xié)議(SLA)保護,但計劃內和計劃外的維護,網絡攻擊或網絡問題仍可能影響SaaS應用程序的性能。
我們了解SaaS平臺的這些優(yōu)點和缺點,有助于我們在建設SaaS平臺的過程中,解決和規(guī)避這些問題,逐步讓SaaS平臺脫離這些“問題”標簽,讓整個SaaS行業(yè)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客戶的接受度才會越來越高,整個生態(tài)才會更加健康繁榮。
如果您需要深入了解SaaS,可以參考我寫的書籍《SaaS產品方法論——入門、實戰(zhàn)與進階》一書,感謝大家支持!
本文由 @原始森林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本文由 @原始森林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騰訊文檔算SaaS嗎?
這個行文哈哈哈,開頭讀出了雅思考試閱讀理解文章的感覺
看了你的這篇文章,總算是把這幾個名詞分清了
那手機上安裝的普通app算saas嗎,比如微信,微博,小紅書,愛奇藝等等。。
從SaaS的定義理解,可以認為是C端SaaS,微信之類的,沒有訂閱服務收入,愛奇藝有會員可看作訂閱服務
SaaS,PaaS,IaaS,on premises,逐步定制化程度越來越高,但也更適用于大公司。
雖然目前來說也是成功了不少案例,但也僅僅只是一些軟件公司可以做到,大部分的還是沒辦法在網頁上完成
SaaS產品是多個租戶共同使用一套軟件,而每個用戶所處的行業(yè)不同、流程不同、使用場景不同,一套軟件要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自然而然就需要軟件可配置,通過配置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對,說的沒錯,可配置是基礎,但為了簡化配置,出現(xiàn)了各種行業(yè)版,這也是一種平衡易用性和靈活性的解決辦法, 當然行業(yè)版軟件還要一個重要目的是解決使用場景問題